夏日高温开始发威,不少人长时间待在冷气房解热。台湾康华中医诊所院长张家蓓提醒,夏天频繁进出冷气房,忽冷忽热的温差导致体温调节及排汗功能变差,身体难以散热,容易造成「阴暑」。其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建议饮用补气茶饮,帮助清热祛湿。
张家蓓表示,从中医的观点来看,冷气病的症状跟「阴暑」一样,易出现头晕、恶心、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肠胃不适等,类似感冒但没有呼吸道症状。
「长时间待在冷气房或是频繁进出室内外,让身体调节温度的机能出了问题,暑气蓄积在体内散不出去,有愈坐愈累的感觉。」张家蓓说,「阴暑」是汗排不出去,身热无法有效散发,所以要增加发汗的机会,多喝温开水,或是补气的黄耆茶或黄耆水,有助补气生血。
喝水很重要,不论是预防热伤害或是防止血液黏稠,张家蓓提醒,正确喝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慢慢喝」,夏天一日饮水量可以自身体重乘以40计算,如体重为50公斤者,每日摄取至少约2000c.c。另外,总摄水量的2/3建议在傍晚5时前喝完,才不会累积在晚上,导致水肿及夜尿。
天气热,有些人会用含糖饮料取代开水,张家蓓说,这不仅无法真正补水,甜食饮料容易产生「湿」,而湿气过重会变成「痰湿体质」。除了含糖饮料,有些人认为「喝茶也算补水」,中医师解密,浓茶含有咖啡因,具有利尿作用,可能让身体水分流失,增加脱水风险。
「如果觉得白开水没味道、喝不下,可以泡柠檬水、淡茶,或加薄荷叶,喝起来有清凉感。」张家蓓建议,少吃会让身体产生寒湿的冷饮和冰品,即使待在冷气房,也要补充足够水分,千万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口渴」其实是身体脱水的警讯。
韩国人夏天补气习惯吃人蔘鸡祛暑、日本人则是有吃鳗鱼补气的习惯,张家蓓分享夏日补气的好食材:鱼肉、鸡肉等优质蛋白质,深绿色蔬菜具有消暑退火功效,多吃空心菜、菠菜、苋菜、地瓜叶、芥蓝菜等,其多种维生素有助于抵抗肠胃炎、热伤害等夏季疾病。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