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灣加州大學(UC Irvine)研究發現,膳食纖維不僅能幫助消化,更能在分子層面保護身體免受糖分傷害。存在於洋蔥、大蒜與洋薊中的天然纖維「菊糖」(inulin)可改變腸道菌群,在果糖進入肝臟前就將其分解,預防脂肪堆積與肝臟疾病,為糖代謝與個人化營養開啟新方向。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爾灣加大醫學院團隊發表在「自然代謝學」(Nature Metabolism)的研究指出,存在於洋蔥、大蒜、洋薊等蔬菜中的菊糖能重新塑造腸道菌相,在果糖(fructose)進入肝臟前就將其分解。
該研究是由爾灣加大「營養代謝與疾病實驗室」(Nutrient Metabolism & Disease Lab)主任張哲勳(Cholsoon Jang)負責,他指出,「攝取菊糖這類膳食纖維,可以改變腸道菌群,使其主動消耗有害的膳食果糖。」
研究指出,膳食纖維不僅幫助消化,更能在分子層面上保護身體免受糖分的傷害。研究團隊發現,當人攝取常見於水果與含糖食品的果糖時,小腸內的細菌原本可先行代謝果糖,防止其進入肝臟,但若纖維攝取不足,果糖便會「溢出」至肝臟,造成脂肪堆積與肝臟負擔。實驗顯示,當腸道細菌以菊糖為養分時,這些微生物會在果糖抵達肝臟前就「搶先燃燒」它,從而避免後續的代謝損害。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被菊糖「激活」的細菌,不僅能阻止脂肪肝的發展,還能逆轉早期脂肪肝跡象,減少肝臟脂肪堆積並增強抗氧化能力。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證明「並非所有卡路裡都一樣」,而是取決於身體如何處理它們,「研究顯示了纖維如何幫助身體抵禦果糖等有害營養素。」
張哲勳表示,代謝損傷並非僅限於肥胖者,即使外表看似健康,若腸道菌群無法妥善處理過量果糖,也可能出現肝臟壓力與胰島素阻抗。
「透過確定哪些腸道細菌與代謝途徑參與其中,我們的發現能為個人化營養策略提供指引,」張哲勳說,他並補充,後續研究將探討除菊糖外,其他常見纖維是否也能產生類似保護效果。
另外,這項研究的意義也已超越實驗室範疇,因為一旦某些纖維能「訓練」腸道菌群在糖分危害肝臟前將其中和,未來或可開發出治療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甚至癌症的新方向。研究團隊強調,目前的結果顯示,膳食纖維不僅有助消化,更是維護代謝健康的重要防線。
張哲勳總結說,「舉例來說,若能檢測個人體內腸道菌群清除果糖的效率,就能選擇最適合的益生元或益生菌補充,改善效果並減少副作用。」
洋薊。Image by jacqueline macou from Pixabay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