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以巴戰爭發生後,以色列成了觀光禁區。我有幸於2019年9月中旬到以色列旅遊,在台拉維夫(Tel Aviv)盤桓數日,當時和樂繁榮的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
與耶路撒冷相比,台拉維夫不論在歷史文化、名勝古蹟上都要遜色許多,然而到了台拉維夫,才領略到這座濱臨地中海的城市,自有她的魅力與風情,以度假休閒來論,到台拉維夫絕對要比在耶路撒冷輕鬆。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名義上的首都,台拉維夫是實質上的首都,各國的大使館都設在這裡,中華民國也在此設有經濟文化辦事處。雖然經川普認證,以色列正式定都耶路撒冷,但美國大使館只在耶路撒冷設了一間小辦公室,據說只有一個人在那裡上班,其他工作人員仍在台拉維夫的前大使館工作。
台拉維夫是很年輕的城市,1909年一群猶太人從雅法移民到此地,開始建立城市。100多年來迅速發展,如今是以色列的經濟中心,亦是第二大城。1950年台拉維夫與雅法合併,稱之為台拉維夫 - 雅法市。這裡吸引人的景點主要有市中心的白城區、雅法古城及濱海沙灘區,每一區都有它的特色。
來到台拉維夫,導遊先帶我們參觀市政廳。以色列寸土寸金,市政廳前卻有片很大的廣場,廣場上一座龐大的裝置藝術氣勢十足,還有棵受到保護的百年橄欖樹。幾隻鴿子自在地在廣場上遊走,旁邊一片綠地上有幾棵大樹,樹蔭下,人們悠閒地坐在長椅上納涼。廣場旁有一長方形非常寬大的睡蓮池,紅色的睡蓮點點盛開在水中,給燥熱的氣候添上一絲清涼。對台拉維夫一開始便有了很好的印象。
市政廳的正門口有座拉賓紀念碑,以色列的總理兼國防部長拉賓(Rabin)於1995年11月4日從市政廳走出時遭到刺殺身亡。當時是拉賓擔任總理的第二任期,他在任內簽署多項與巴勒斯坦的和平協議,包括奧斯陸協定,奠定了以巴和平,並於1994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他對以巴多年來的和平貢獻很大,卻不幸被以色列右翼激進分子刺殺。為了紀念拉賓,市政廳大門前的廣場便改名為拉賓廣場。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爭奪土地幾十年,曾造成許多恐怖事件,激進分子不滿和平協議刺殺本國總理,誠屬悲哀,紀念碑立在事發地點,主旨亦為譴責暴力。
離開市政廳,來到台拉維夫有名的觀光區「白城」。白城在市政廳南方不遠處,那裡是最早的富人區,有4000多棟白色歐式風格建築群,這種建築以德國式為主,並融合歐洲其他國家的建築風格,形成特有的台拉維夫式的包豪斯風格(Bauhaus),由猶太裔的德國工程師所設計。一棟棟的白色小樓、羅馬式的拱門拱窗、古典式的歐洲風,每棟樓皆各有特色,點綴在街道上,非常美麗。
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的林蔭大道頗有歐洲花園城市的風格,高矗街頭的棕櫚樹洋溢著南國風味;大道中間的安全島上植有兩排鳳凰樹,花期雖已過,枝頭仍留有幾朵橘紅色的鳳凰花。羅斯柴爾德家族是猶太裔銀行家,全球有名的大富豪,他們起家於德國,如今業務遍布歐洲,並回到以色列拓展業務。以色列人以他們家族的成功為傲,並用他們的姓氏命名白城最寬大的一條街。
白城區亦有許多博物館,導遊帶我們到Herzl街的教育文化中心看台拉維夫的歷史,讓我們了解在100年間,台拉維夫如何從雅法的一座小漁村發展成今日的大城市。白城區的建築群亦於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雅法,希伯來文是Yafo,英文翻做Jaffa。青銅器晚期,便有人類在這一帶定居,追溯它的歷史,少說有4000年之久。西元636年,此地被阿拉伯帝國佔領後,漸漸發展為地中海東面的重要港口。雅法 - 台拉維夫沿海這一帶古稱迦南地,即是猶太人的祖先希伯來人出埃及後征服並定居之地。
西元前2000年,腓尼基人佔領此地後改稱巴勒斯坦,此後這一帶又曾被古埃及人統治,接著以色列的大衛王收復此地,並傳給其子所羅門王。在父子兩人統治的期間,以色列十分興旺。不幸此地又被巴比倫帝國所攻佔,歷經馬其頓帝國,最後被羅馬帝國完全摧毀。西元66年猶太人與羅馬帝國發生戰爭,此地遭到屠城,並被大火夷為平地,之後羅馬在這裡設了守備部隊,以色列亡國,直到1948年才復國。
與台拉維夫相比,雅法的市容比較老舊,但市中心一座美麗的鐘樓矗立街心,倒是一派古雅。導遊領著我們往老雅法走去,途經雅法大清真寺及奧圖曼帝國的舊行宮。
大清真寺與行宮均建於19世紀初期,清真寺十分宏偉,據說當時建造時把古羅馬留下的圓柱用來打地基,如今看來是美麗的錯誤。行宮是當年的統治者所建,19世紀末帝國衰亡,這棟建築先被改做郵局,後曾用做監獄,如今是肥皂工廠。改朝換代,行宮失色,如今的建築十分老舊,門廊的黑暗之處居然棲息著幾隻蝙蝠。
聖彼得大教堂是雅法非常醒目的地標,巴洛克風格的羅馬天主教堂,建於19世紀末。教堂算不得多宏偉,但白柱紅磚的建築仍有另一種美,內部的裝潢尤其精緻亮麗,完全不輸歐洲的大教堂。新約記載的聖彼得使寡婦多卡斯復活之處就在雅法,聖彼得並在這裡聽到聖靈傳來的信息,見到上天掉下動物的異像。聖彼得的神蹟,是雅法重要的傳奇故事之一。
古城區是一大群石頭建造的老屋坐落在山崗上,棟棟相連,連成一座石頭城。城門口有座水池,黃道十二星座的雕塑環繞水池,團友們站在池邊找尋自己的星座,展開了古城之旅的序幕。古城的巷道很窄,古老的石板路上是百年的磨痕,彎曲的巷道,幽深中帶著神祕感。
此地經過多次戰亂,城市毀了又再重建,有的石屋上建著較新的水泥樓宇,展示著世代更替的滄桑。巷中居然有家標示著中國字的泰國餐廳,倒讓人眼睛一亮。
繞完山頂的巷道,順著樓梯往下,穿過出口的洞門便是濱海大道。回望古城如一座固若金湯的碉堡,一座美麗的燈塔高高地立在山頂的石屋群中。據說當初建成這樣的形勢是為了防禦海盜,古人住得密集,鄰裡之間守望相助,共同抵禦外侮,是當年港口村落的生存之道。
希臘神話裡,雅法是珀修斯營救仙女安朵美達的地方,傳說港口附近有塊突出海面的岩石,就是當年海怪用鐵鍊將仙女縛綁之處。英仙座珀修斯騎著飛馬,用蛇髮魔女梅杜莎的頭打敗海怪,救走了仙女。如今於夜間仰頭看星座,W型的仙後座旁就是她的女兒仙女座,下方就是英仙座。我們沿著濱海大道步行至港口,還真遠遠望見幾座突出水面的岩石。
台拉維夫有很長的海岸線,一座接一座的沙灘,游泳弄潮再方便不過。我們下榻的旅館就在海邊,後面就是沙灘。旅館餐廳有排靠海的玻璃窗,坐在那裡用餐,窗外就是湛藍的地中海;遠處白帆片片,近海中有許多人在衝浪劃水。
海岸邊的旅館一家接著一家,花園都很美麗。海灘旁有條公路,沿著公路往南走,大約一個小時便可走到雅法。沙攤上有人在打排球、堆沙堡。見一位換下來的排球員走來,便與他攀談,原來他們公司來此開會,同事之間趁空檔在沙灘上比賽。台拉維夫氣候暖和、海灘多,許多公司為獎賞員工都選擇來這裡開業務會議。就像我們一樣,也是隨公司來這裡度假的。
走在海灘上除了看海,亦可欣賞旅館牆邊鮮豔的壁畫,觀賞美麗的裝飾雕塑。白色建築群,美麗的噴水池都是一道道的風景,逛海灘只見一路上風光無限。
地中海在台拉維夫的西邊,黃昏時落日西移,晚霞很快染紅了半邊天,映得海上一片霞光。台拉維夫的落日很美,滾滾紅日很快便落入地中海的海水中,天邊留下一片紅霞。當夜幕低垂,海邊亮起一排燈火,又染得海面一片金光,海灘上依然人影幢幢,自有另一番浪漫。
在台拉維夫度假,很容易忘卻以色列幾千年的歷史傷痕,在這裡只需開開心心的享受地中海的海風,過一段良辰美景。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