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报导,运动不仅能增进健康,甚至可能直接透过细胞机制打击癌症。最新研究指出,单次运动后,血液中的肌肉因子浓度升高,这些物质与抑制乳癌细胞生长密切相关,其中以高强度间歇运动效果最为显着。
这项由澳洲伊迪斯科文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运动医学研究所进行的研究,找来32名乳癌康复女性参与。她们被分成两组,一组进行一次高强度间歇训练,可选跑步机、脚踏车机或划船机等;另一组进行重量训练,运动时长均约为45分钟。
运动后,受试者血液样本被加进实验室培养的乳癌细胞中,结果显示,癌细胞增长显着减缓,部分甚至死亡。而在运动前抽取的血液则未出现任何抗癌效果。
研究作者纽顿(Robert Newton)表示:「研究结果说明,运动可以直接影响癌症生物学,藉由强大的分子讯号抑制肿瘤生长。」
其他癌症也观察到类似作用。2024年6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项研究指出,结肠癌康复者若接受监督下的快走与高强度运动,3年后复发率比未运动者低37%,效果甚至优于多数预防药物。
不只如此,伊迪斯科文大学研究更指出,某些运动型态可能在对抗癌症更有效,而且即使是单一次运动,依然有强大效果。
研究中,高强度间歇运动的抑制效果优于重量训练。检测发现,间歇运动能显着提升血液中的介白素-6(IL-6)等肌肉因子(myokines)浓度,而这些物质与抑制肿瘤增长密切相关。虽然重量训练效果相对较弱,但研究人员指出,增加肌肉量同样能提升肌肉因子,因此仍具正面价值。
至于轻度运动,例如散步或缓和活动,专家认为可能刺激不足,难以释放足量抗癌物质,效果有限。
专家总结,运动对癌症幸存者而言不仅仅是提升体能与生活品质,它更可能启动生物反应,释放来自肌肉的「抗癌讯号」。研究团队呼吁,癌症患者在医师评估后,可考虑将高强度间歇运动纳入日常,以降低复发风险。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