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不仅与心脏病、中风密切相关,也影响肾脏功能与大脑健康。为了帮助人们更有效控制血压,美国心脏协会(AHA)与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在2025年8月发布了全新高血压诊疗指引,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重大更新。
虽然这些生活型态与饮食建议早在2017年就被提出,但2025年版指南强化了建议的明确性与急迫性,并纳入更近年的临床证据,让医病双方更具行动依据。
新版指引延续了2017年的血压分级标准。当收缩压低于120 mmHg且舒张压低于80 mmHg时,才算是正常血压。若收缩压介于120至129之间、舒张压仍低于80,即视为血压偏高。而只要血压达到130/80 mmHg或以上,就已属高血压。
新版指南建议,若经过3到6个月的生活型态调整(例如改变饮食、增加运动)仍无法将血压降到理想范围,医师应考虑及早启动药物治疗。与过去「观察为主」的做法不同,这次更新更加积极,因为新的研究指出,高血压与认知功能退化与失智症风险增加之间有明确关联。
即使开始服药,健康的生活型态仍然是治疗核心,药物与运动、饮食等方式并不冲突,反而应该互相搭配,提升整体控制效果。
新版指南再次强调「盐吃太多」是血压上升的主因之一。建议成人每日钠摄取量应控制在2300毫克以下(约一平茶匙食盐),而理想值则是1500毫克。
建议从选择天然食材做起,避免高钠调味料(如味精、鸡粉、酱油),外食时可主动要求少盐、酱料分开,并尝试使用含钾盐替代品或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地瓜、菠菜与香菇等。
新版指南更清楚指出,酒精对血压有负面影响,即使每天只多喝一杯酒,长期下来也可能使血压逐年升高。虽未完全禁止饮酒,但建议男性每日不超过两杯,女性不超过一杯;若能戒酒,效果会更好。
压力的管理同样是这份指引的重点。压力不仅影响情绪,长期下来也会间接导致血压升高。
新版指南鼓励民众透过运动、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纾压,同时建议每周维持75至150分钟的运动量,其中可包含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并搭配简单的肌力训练,例如弹力带运动或轻量哑铃,帮助血压更稳定。
对于体重过重或肥胖者来说,只要减少5%的体重,血压就会明显改善。不需要立刻瘦到标准体重,只要减少腰围与脂肪,就能减少心脏负担。
在临床上,许多医师会建议搭配饮食调整、运动,必要时使用减重药物(如GLP-1类药物 Wegovy、Zepbound)或评估减重手术选项,这些都应由专业医师评估后决定。
得舒饮食(DASH饮食)是目前公认对血压最有帮助的饮食模式。特色是高纤、多蔬果、多全谷、多低脂乳制品,少红肉与加工食品,并降低盐分与糖分摄取。
具体的饮食方式包括以蒸煮为主的烹调方式、减少盐与酱油、用地瓜饭替代白饭,都是简单又有效的落实方法。
最后指引也强调,知道自己的血压比什么都重要。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若不主动监测,很容易延误治疗时机。
因此,专家建议民众应自备血压计,定期在家测量,记录数值并与医师讨论。这样才能即时发现变化,及早调整生活或药物,将风险降到最低。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