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盛夏的早上8点钟,气温就已达摄氏27度,超过人体温度舒适度了,令已习惯北美干爽气候的我湿热难熬。去年7月23日早上6点我就催先生和怕羞仔向圭峰山出发了,阳光明媚似乎是专为我而设的登山契机。
青翠苍绿的大葵树张开大大的葵叶拂弄着晨光,欢迎我们进入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新会又称葵城,在没有风扇的时代,是大葵扇给我们扇风解暑,它还是烧饭做菜时的好帮手。葵博园里的葵树超过三百个品种。刚直伟岸的葵树与藤蔓缠绕的禾雀树相互影托,令整个园区一派生机盎然。葵艺作坊则融汇了编织、绣花、绘画和印花等工艺于一体,充分地把三千年葵文化发扬光大。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但此刻玉湖的秀、静、美却是无以伦比的。当太阳的第一道晨光融入翠绿的水面,再被反光折射的那种静态中的闪动,宛如少女的羞涩迷人而又含情脉脉。黄色、红色和金色的锦鲤争先恐后用薄薄的嘴唇,偷吻一下阳光就含羞躲进碧潭中;杨柳也开始不安分地弯着细腰轻拂玉水;桃花岛上的桃树不甘本已是在水中央了,偏还要隔着堤坝,就把影子全倒进玉湖。
我们在永镇山门前下车,很多早起的美媚已跟着大妈们在大广场上翩翩起舞了,让景色优美的山脚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永镇山门的夜景更美,牌坊的灯饰加上亭子梦幻灯光和大榕树上跳跃的猴灯、鸟影相呼应,正是谈情说爱的圣地。
拾级而上,一步一风景、一步一升华,这是我多年爬圭峰山的心得,这次也不例外,我依然是且行且欣赏,很快就掉队了。当我伴随着宁静祥和的钟声上到玉台寺前广场时,孩子不耐烦地嗔怪我无气无力少运动。
玉台寺建于唐代,已有1300多年历史,被誉为岭南四大丛林古刹之一,更是五邑最大的佛教圣地。每年重阳节前几天,珠三角地区的民众都专程来登高踏秋。每年春节的圭峰文化庙会有:高僧祈福、醒狮贺岁、金龙献瑞和鱼灯等,着名的蔡李佛拳等武术表演,伴着振奋的锣鼓声让人倍觉万事可达,吸引了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此刻寺内钟声响起,余音缭绕山间,有种声超三界,荡气回肠而又令人心灵舒畅、无忧解乏的感觉。我欣然举步,绕玉台寺左边石梯拾级而上,令人眼前豁然一亮的是千禧年后才陆续修建的金佛。此刻已是山雨欲来云满天,可偏偏玉台寺上方依然是那么的蔚蓝明亮。先生催我赶在风雨前快速登顶。
小孩子就是精力充沛,父子俩几乎是跑步上山,不断的催我,我就让他们在乳泉井等。果真,乳白色的井水牵住的怕羞仔的脚步,他享受着来自井内的那股清凉,好奇地问为啥井内有银币。
我不失时机地坐在亭子里欣赏风景。长长的走廊让建于半山腰的亭台楼阁,也有着大山的粗犷雄伟,更令风景这边独好。
圭峰山的旧山路,我再熟悉不过了,带上运动手套,我直接爬山,让他们在「牵线过脉」等;我虽然气喘吁吁的赶到,却趁机越过护档去饱览美景。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境,牵线过脉的美只有我们本土人才知道:一定要越过重重阻挡才可一览无遗。而护档外几棵大树间的平地是可以很安全的将美境尽收眼底的观景台。
传说中的「龙窝」此刻更是云雾飘浮,龙气缭绕,那开始变混的水潭,彷佛下一刻将跃出一条冲天飞龙。
欲以天比高的电视塔占据了山顶,虽然雄伟壮观,且利于民,但我和先生还是坐在石凳子上回味它昔日的无限风光,特别是重阳节时的山顶露天大派对。
云雾缠绕着苍翠的绿树,绿树中娴静的城市就如翡翠中镶嵌的珍珠,令人怡情养目。
群山相拥且婉蜓起伏,气势雄伟;森林密布,苍翠幽深;这就是镶嵌在珠三角的一块绿宝石,润如圭壁,故而独享「圭峰」之誉。
毛毛细雨飞舞于半空,像是千万蚕娘子吐出的银丝缠向绿叶。我自作聪明的拿出雨衣来,可是根本无人理我。享受着和风细雨的清凉快感,令他们的脚步更快,丢下我独自于雨中漫步。
千丝万缕银针擦洗玉台寺的尘埃前,我已躲进环保车的候车亭里。大雨滂沱如我所愿了,我依着柱子细赏雨景。
雨中的三门牌坊不失往日的雄伟气魄,更添了柔情。牌坊的背面上书「明锡坊」,傍联:胜地喜登临,山色湖光归一览;善人留纪念,言坊行表足千秋。真可谓一言道尽山水美、人心善,彰显了捐资者的孝心,而此刻的雨景正可谓孝感动天了。牌坊的正面鎏金刻字「冈州第一峰」,横批「名侪鹫岭,翠炫南天」,对联:放眼崖门,昼夜奔腾三千浪;骋怀桂岭,干坤屹立第一峰。冈峦挺秀,古寺幽亭春色满,州邑承平,清风明月此间多。此情此景配此联真乃绝配,连崖门宋元古战场的悲壮和鸟的天堂的自然天成尽收眼底、情归于此。
一场大雨,一洗红尘后碧空万里。刚考取驶照的小表哥在永镇山门口接了我们,稳妥妥的把车子开到圭峰山脉的西麓。展现我们眼前的是流光溢彩、气势非凡的仿古建筑群紫云观。一山两教共存,且相互益彰;历史悠久的佛教古刹下是气派不凡的道教圣地紫云观,故而慕名而来的不只是游客打卡,更多的香客善众。
紫云观抱青山、面碧水、居圣境灵气中,室外的地面砌花岗岩石,绿树红花点缀其间;红砖绿瓦本己吸睛,正中汉白玉石雕砌的会仙桥更令人叹为观止;碧拱飞檐、雕梁画栋做工精细;殿内神像道骨清风,神态逼真、威严,更显道教的天地人和之绝。
石涧公园由圭峰山与云锋相夹形成的山涧,林木幽深,山泉丰沛,山石千姿百态,我们以前称这里为「大石头」。
升级后的石涧公园大石头景区沿岸种植的落羽杉林依水而长,水体与圭峰山互相辉映,景观在季节变换中呈现出不同的美态。我行走在此画彩无法尽渲染的山水中,陶醉于此番情与景共生,人与物相谐,感慨这就是碧玉版的九寨沟。
满饱眼福后,我建议就在圭峰山景区内的山卡拉美食馆吃饭,或者去北麓的杜阮吃羊肉。小表哥却笑着说现在最出名的是「邑家人」,所以非要带我们去食和玩。
车子沿圭峰山西边转回永镇山门口,再过玉湖、滑草场。崎岖的山路忽见一堵山崖,像沉香劈山救母时劈开的那般。前面是「邑家人」亲民的大型田园建筑群,大停车场泊满的车辆引证了「酒香不怕巷深」的至理名言,后方是一个个透明的帐篷观景包间。
苦尽甘来的杜阮凉瓜皮、香酥的陈皮骨、清新爽脆的荷塘藕饼等特式菜从选材到出品都是上乘的;特别是招牌菜:黑松露烧鹅,皮脆肉薄且不油不腻,简直把新会的荔枝炭烧鹅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圭峰山完善的旅游设施配套、美味的特色菜品佳肴怎不令人流连忘返、梦系魂牵。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