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停用好市多会员后反而更省钱。 (报系资料照)
好市多(Costco)以「量大又便宜」着称,然而也因为其商品份量过多,容易造成过度消费的疑虑。美国一名华人网友「陆行鲨鲨」近日在小红书分享自己停掉Costco会员后的生活体验,贴出在Aldi超市购物的照片与收据,总金额仅35.88美元。她表示,原本每月在Costco大量囤货,如今改买Aldi的季节新品与日常杂货,发现不仅省钱、商品品质也不差,「买菜再也没超过40美元」。
这位网友指出,自己过去因距离与习惯常在Costco采购,但家里囤积的零食多到就算开了也吃不完,续会费反而变成浪费。停掉会员后,她意外发现Aldi与Trader Joe's的商品种类相似,甚至配料表几乎一致,但价格更亲民、门市距离更近。她笑称:「如果不是因为Aldi的奇特季节限定商品和猫玩具,可能会更省。」
她也提到,Aldi近来推出许多超值特惠与清仓活动,常有原价50美元的烤箱只卖3美元、1折出清的「神级好货」。此外,下周还将开卖50美元搅拌机,再次掀起讨论热潮。许多网友留言表示共鸣,称「Aldi真的越逛越上瘾」、「食材新鲜、价格实在,比Costco方便多了」。
对比之下,该网友认为Costco肉类与蔬果品质「不如从前」,涨价、异味、甚至保质期内发霉的情况屡见不鲜。她反问:「为何非得相信大卖场品质更好?本地超市或农夫市集的食材往往更新鲜。」她强调,小量购买、即买即吃更符合日常需求,「买回家却吃不完才是真浪费」。
这篇贴文最后总结,停用Costco并非否定会员制,而是让自己停止「为折扣而买」的冲动消费。她认为真正的节省不是囤货,而是理性消费:「该买的买、用得完的再带回家。」
对此,许多网友认同Costco容易诱发「配货式」过度消费,留言「只为$5折扣进店,结果花了$275」、「每次转一圈200元打底」、「大包装造成小家庭耗不完与浪费」,且有网友称「菜、水果坏得快」「螃蟹发臭还被说就是那味」。再加上门市远、人多排队、油费与时间成本高,性价比被稀释。
不过也有支持者强调Costco的退货政策与黑卡回馈(可覆盖会费)最具黏性;护肤品、家电家具、床垫、维他命、卫生纸、清洁用品、饮料与瓶装水被点名价格优势,偶尔加油也方便。不过也有提醒:家电/家具安装多为第三方、政策缩至90天,翻车案例需自担。
折衷派做法是「列清单只买刚需」、「一两月补货一次」,生鲜改去Trader Joe's、本地超市或农夫市集,Aldi专攻小物与干货;人口多的家庭维持Costco主力,小家庭则以Aldi/Kroger为日常、Costco当备补点。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