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加州華人學生為進入耶魯大學,改名、偽造身分與成績單,最終被揭發並遭開除。據「耶魯每日新聞」(Yale Daily News)以及「空中郵遞新聞」(Air Mail News)等媒體報導,自稱琳恩(Katherina Lynn)的耶魯學生,因「提交虛假資料」及「歪曲自身情況」,而被耶魯大學取消錄取資格。
根據「Hindustan Times」援引「空中郵遞新聞」的報導,當記者聯絡到琳恩(非她的真名)時,這位前耶魯學生承認這場長期的欺詐行為,正是這讓她成功進入常春藤名校。
稱普通亞裔生難錄取
琳恩在匿名的前提下,接受採訪表示,她在加州一個華人家庭長大。她一直不喜歡父母給她取的名字,並且常常因為這個名字,在學校受到欺負。到高中二年級的一半時,她意識到,一個成績普通的亞裔學生,幾乎不可能被耶魯錄取。於是,她萌生一個大膽計畫:徹底偽造她的身分。
琳恩在申請耶魯時,聲稱自己出生並成長於北達科他州蒂奧加(Tioga)這個僅有2000人口的小鎮,藉此打造一個出身寒微的背景。為偽造成績單,她學會使用Adobe軟體,甚至親自撰寫推薦信,設法欺騙大學的審核機制。
僅建立新身分還不夠,琳恩還必須徹底抹去過去的一切痕跡。因此,她缺席2024年在加州舉行的高中畢業典禮,甚至懇求學校不要在典禮上念出她的真名,但這一請求最終被拒絕。之後,她依法更改姓名,正式成為琳恩(Katherina Lynn)。
根據「空中郵遞新聞」報導,2024年秋天,這位加州學生以琳恩的名義申請耶魯,並假裝自己來自北達科他州的蒂奧加小鎮。她說:「我在申請文書裡寫到,小鎮的成長經驗如何塑造她的人格;她在荒涼小鎮中成長,靠毅力走出貧困與孤獨。」
這場騙局奏效。琳恩順利被耶魯錄取,今年8月帶著一只行李箱與一個手提包來到校園。
入住宿舍後,她被分配到位於老校區(Old Campus)蘭曼-賴特堂(Lanman-Wright Hall)的四人套房,學生們習慣稱那棟宿舍為「L-Dub」。房間狹小、雙層床塞滿每間臥室,中間是狹窄的共用空間。
在宿舍門外,她的室友們已用彩色貼紙裝飾門口,上面印著每個人的姓名與家鄉。貼紙上寫著:「Katherina Lynn—Tioga, North Dakota.」。這張貼紙令她心頭一沉。她原本打算對大家說來自加州,這樣在講述過去時比較容易自圓其說。「那只是門上的一張貼紙,我應該立刻撕掉。」她後來在接受「空中郵遞新聞」訪問時表示,「但我剛從加州搭紅眼航班抵達,筋疲力盡,沒想太多。」
與室友交惡種下敗因
她為塑造這個假身分,花三年時間打磨每一個細節,確保沒有漏洞。然而,她逐漸意識到,並非所有事都能掌控。從那之後,一切開始崩解。
琳恩表示,其中一位室友巴什克(Sara Bashker)一開始就對她十分反感。兩人間的矛盾,首先源於房間傳出的黴味與被指留下腐爛食物的爭執。
據「耶魯每日新聞」報導,有學生聲稱琳恩在加州與一位中年男子維持BDSM(與性虐戀相關的人類性行為模式)關係,每天通電話三至四小時。巴什克還指出,在不同時間裡,琳恩曾說過她住過加州、中國與加拿大,前後不一的說法讓人起疑。琳恩則否認與中年男有BDSM關係的說法。
9月16日那天,巴什克注意到琳恩書桌上有一個行李牌,上面寫著一個她從未聽過的名字。她覺得可疑,於是拍下照片並傳給新生導師。
當晚,趁琳恩去洗澡時,巴什克偷偷進入她的房間,翻看她的手提包。她發現一張琳恩用來從加州飛往耶魯的身分證。那張證件上的名字與行李牌上的名字完全一致,並且地址顯示為加州。
巴什克隨即把這張證件交給學院院長。不久後,琳恩被通知,她的錄取資格已被撤銷。
巴什克回憶,當時她正摺衣服時,一名警察與學院負責人岡薩雷斯(Anjelica Gonzalez)一同來到宿舍。他們告訴琳恩要收拾行李,警察在一旁看著她安靜整理自己的物品。
耶魯大學發言人隨後對「空中郵遞新聞」表示,「耶魯每年收到數千份入學申請,而這個過程仰賴申請者的誠實與所提供資訊的準確性。當學校得知某位學生在申請中虛假陳述時,依照錄取政策撤銷其入學資格。耶魯不會透露更多細節。」
加州華人女孩偽造「小鎮女孩」身分進入耶魯,被室友發現後被除名。圖為耶魯大學。(路透)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