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上看,佛羅裡達猶如一把從東海岸南端伸出的利劍,直插墨西哥灣咽喉要衝,鋒尖處是靠近古巴的西嶼島(Key West)。西嶼島以西海域的海龜島國家公園(Dry Tortugas National Park)靠近古巴首都哈瓦那,像是墨西哥灣深處披著新娘面紗魅力無窮的美國國家公園。
從邁阿密到西嶼島車程只有257公裡,一路向南。途中首先打卡大邁阿密地區的大松柏國家自然保護區(Big Cypress National Preserve)。保護區名不虛傳,河道裡看到很多鱷魚,或在懶洋洋曬太陽或在水中。據介紹,我們在這裡看到的鱷魚是美洲短吻鱷,是佛州最大的野生爬行動物。大松柏國家自然保護區附近就是大沼澤地國家公園(Everglades National Park)。
繼續驅車南下,途中乘船打卡了原生態的比斯坎國家公園 (Biscayne National Park),必須買票乘船前往。比斯坎國家公園自然保護也是一流,海水碧波蕩漾,海鳥自由飛翔,這裡也是玩潛水、遊艇和海釣的好地方。
海明威故居對面的西嶼島燈塔。(作者提供)
乘快船去主島礁途中聽船長講解才明白,Key這個詞在佛州就是島礁意思。比斯坎國家公園主島礁「博卡赤塔島」原文是Boca Chita Key。比斯坎國家公園碼頭旁邊兒的燈塔很漂亮,我們紛紛在燈塔前打卡拍照。
沿著1號公路繼續南行,連接一個又一個島礁的路橋愈來愈多,我們駛過著名的7哩大橋 (Seven Mile Bridge)有11公裡長,很快就開到了1號公路盡頭的西嶼島。
如果沒有1號公路相連,西嶼島就是邁阿密與哈瓦那之間汪洋大海裡的一處島礁。如今,西嶼島已成為美國最熱門旅遊度假勝地,每年吸引100多萬遊客,平均每名遊客在西嶼島住宿五個晚上,旺季3月更是一房難求。西嶼島不但具有西南邊陲魅力,可看可玩的景點的確很多,酒吧海鮮美食也不少,還有「日落之鄉」美譽。
西嶼島最具盛名的當屬海明威故居(The Ernest Hemingway Home & Museum),故居對面的西嶼島燈塔因為是海明威為自己開車回家不迷路而建的故事也名聲顯赫。
西嶼島雖小,但西嶼島國際機場美聯航和美洲航空等都有與紐約等都市直飛航班。我們遊海龜島國家公園乘坐的水上飛機就是從該機場起飛返航。
海明威故居二樓起居室房間一角。(作者提供)
海明威故居門票,成人19元包括英文導遊。也許有人不知道海明威,卻聽說過名著「老人與海」。早在1926年,海明威小說「太陽照樣升起」名聲鵲起,「戰地春夢」一炮打響,而「老人與海」更讓海明威名揚天下。問題來了:為什麼1899年7月出生於芝加哥地區的海明威,世人矚目故居卻在西嶼島?
從1939年至1960年,海明威在古巴生活並寫作,「老人與海」也是在古巴完成的。海明威生命的最後十年,是在臨近古巴的佛州西嶼島度過的,壓抑加之疾病纏身的海明威,1961年他62歲,選擇在這座二層小樓輕生,讓西嶼島這座庭院成為海明威故居。
大松柏國家自然保護區公園生態保育一流,鱷魚和水鳥多多。(作者提供)進入海明威故居,我們首先上到二樓參觀。書房、臥室和浴室等都對參觀者開放,讓我們有機會零距離參觀故居的一切,包括海明威晚年喜愛的貓咪。我很喜歡掛在書房的海明威黑白照片,留著鬍子,看上去睿智而且很酷。照片下面一行英文寫著:July 21st, 1899 – July 2nd, 1961。
海明威喜歡旅行探險,故居裡展出很多他從世界各地買回的畫作和藝術品,非洲木雕挺多,當然還有海明威離開人世間時陪伴他左右的那台打字機。故居庭院是個不大的花園,郁郁蔥蔥。廚房前面是一個挺大的室外游泳池,一池碧水但故人已去。從庭院可以看到馬路對面的西嶼島燈塔,塔身潔白、塔頂黑色,造型很美。
從西嶼島搭乘水上飛機飛抵海龜島國家公園。(作者提供)我們從西嶼島登上水上飛機,登陸海龜島國家公園。平生第一次乘坐水上飛機,談不上害怕但的確有點小忐忑。坐落於西嶼島以西112公裡墨西哥灣大海深處的海龜島國家公園隔海與古巴相望,公認是美國63個國家公園中最難抵達也最昂貴的。公園門票成人15元不算貴,但遊客只能乘渡輪或水上飛機才能到達海龜島國家公園。渡輪成人起碼235元,而且一票難求,要從Yankee Freedom網站上提前兩三個月預定才行。水上飛機只能從Seaplane Adventures水上飛機公司網站預定,成人半日遊494元,一日遊868元,也要提前預定才有票,我和太太提前半個月終於買到水上飛機半日遊機票。
海龜島國家公園不大,如果不玩潛水的話,半日遊時間足夠。從西嶼到乘渡輪要幾個小時才能到海龜島國家公園,水上飛機半個多小時就到了,而且低空飛行可以放眼俯瞰和拍照墨西哥灣旖旎美景,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水裡的大海龜呢。從西嶼島機場起飛後,水上飛機一直貼著海面景點飛行,好看極了。
赤腳開水上飛機的駕駛克裡斯,回頭對我們乘客講解。(作者提供)十人座位水上飛機,每個乘客座位都靠窗,賞景拍照很方便。起飛後我戴上耳機,資深駕駛員克裡斯一邊嫻熟駕駛,一邊講解西嶼島、墨西哥灣和海龜島國家公園以及飛過的每一處島礁和海景,不斷提醒我們關注腳下,海裡可能有大海龜和海豚,幽默詼諧。半小時後,當我們看到汪洋大海之中一處紅磚大古堡建築島礁時,克裡斯告訴我們,那裡就是馬上要降落的海龜島國家公園海灘。
坐在水上飛機上從空中俯瞰墨西哥灣,海面一會兒蔚藍一會兒翠綠,遊艇帆船點點,一望無際的海面上偶爾出現郁郁蔥蔥的島礁,的確是不一樣的旅遊體驗。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中文網站將Dry Tortugas National Park翻譯成乾龜島國家公園,我以為很誤導。為啥?因為公園名稱前的Dry是強調這個島礁上沒有淡水資源,當年停靠這裡的漁船和後來的古堡要塞,淡水供應全靠收集雨水和自帶,這裡的大海龜不但很多而且個個鮮活,絕無乾龜一說。所以,我認為中文翻譯海龜島國家公園最貼切。
海龜島國家公園傑佛遜古堡一瞥。(作者提供)
水上飛機飛臨海龜島國家公園時,駕駛員克裡斯一邊圍繞古堡盤旋下降,一邊提醒我們注意欣賞島礁上矗立了150多年的這座六邊形紅磚古堡建築,克裡斯也簡要介紹了古堡建築歷史,並平穩地將水上飛機降落在古堡前的海面上滑行停穩在沙灘邊。一走下飛機,我們就看到古堡前矗立的海龜島國家公園牌匾牆,上書Fort Jefferson兩個英文詞,著名的傑佛遜堡壘到了。
近距離觀賞,這座六邊形紅磚古堡建築有點像五角大樓形狀,但更有歷史。它是美國甚至美洲建於19世紀最大的紅磚堡壘歷史建築。100多年前,這座扼守墨西哥灣咽喉要衝的堡壘,從1846年起花了30年時間才建成,耗用1600萬塊紅磚,歷經100多年風吹雨打浪拍,古堡看上去依然壯觀雄偉,城牆炮台上的大砲依然漆黑鋥亮,城樓上的燈塔依然俯瞰著墨西哥灣入口,國家公園官網稱其為美國最美、最有歷史的19世紀海上古堡。
下了水上飛機,走上沙灘就是傑佛遜古堡入口,太太徑直走進古堡裡的訪客中心,終於如願以償的在她的藍色小本本上蓋上了海龜島國家公園紀念戳。原來,她也是美國國家公園護照(Passport To Your National Parks)紀念戳粉絲一族,到訪一個加蓋一個紀念戳,她已經加蓋了20個紀念戳了,目標是在自己的國家公園護照上蓋滿美國63個國家公園紀念戳,任重道遠。
小巧玲瓏的比斯坎國家公園美不勝收。(作者提供)在美國,國家公園的訪客中心都出售藍皮的國家公園護照,也都有該國家公園紀念戳供遊客免費加蓋。遊海龜島國家公園主要就是遊傑佛遜古堡。古堡建築在這座名為花園嶼(Garden Key)的小島礁上,在墨西哥灣入口金雞獨立。島礁雖然被稱為花園嶼,但只見少量綠草,樹木很少,因為缺少淡水資源,全靠降雨。著名的花園島燈塔(Garden Key Lighthouse)就矗立在古堡城樓上面,從19世紀起,為墨西哥灣行駛的航船照亮航向。
我們零距離觀賞燈塔,周圍有好幾座大砲台,大口徑的大砲依然面向墨西哥灣,提醒人們這裡曾經是墨西哥灣最森嚴壁壘的要塞。六邊形紅磚砌成的傑佛遜古堡要塞以大海作屏障,連成一體的建築設計可謂鐵壁銅牆的堡壘,建築面積很大,設施完備,不但彈藥庫和生活設施齊全,連監獄都有。
海龜島國家公園傑佛遜古堡上的砲台和燈塔。(作者提供)不論從空中還是從海龜島國家公園看古堡,其六邊形紅磚古堡建築宛若綠松石一般,被墨西哥灣蔚藍色海水所環抱,美輪美奐。當我站在古堡城樓炮台極目遠眺時,翠綠色海水清澈見底,頭頂上一群又一群體型碩大的軍艦鳥飛來飛去,不時扎入海中抓魚,海風習習,似乎100多年前的墨西哥灣歷歷在目。
再往遠處瞭望,國家公園那頭的一處島礁上空鳥群盤旋飛翔,據說那兒是鳥島。來海龜島國家公園潛水的遊客可以觀賞這裡原生態的海底世界,有30多種各色珊瑚礁和很多色彩斑斕的墨西哥灣魚類以及大海龜。
不虛此行。
搭乘水上飛機飛臨海龜島國家公園上方。(作者提供)
西嶼島Key West的盡頭海濱廣場一瞥。(作者提供)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