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分享在美國生活控制購物、不買車改騎電動車,靠斷捨離存錢。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路透)在美國生活必須承受高昂的物價與龐大的經濟支出,對小資族而言並非容易的事。一名旅居美國的網友近日在小紅書分享實踐「極簡生活」的經驗,指出透過減少物慾、控制支出,她一年內成功存下近40,000美元,不僅還清留學貸款,也重新掌握生活節奏與財務自主。
該網友表示,剛到美國時曾深陷消費主義氛圍,頻繁購物、刷卡,租屋選新的、家具要齊全、廚房用品一口氣買10個,導致短短兩個月薪水花光、還負債累累。為扭轉困境,她開始實施「斷捨離」,把衣物從50件減至15件、廚房僅保留一炒鍋一湯鍋,一年沒用過的物品則直接處理掉。她指出,這些做法讓生活更有秩序,壓力也明顯減少。
根據其分享,她目前每月開銷約為1,800美元,包括800元房租(合租)、每週80元超市採買費用、不買車改騎電動車及搭乘公交,娛樂以公園與圖書館等免費資源為主。精簡生活讓她一年能儲蓄近4萬美元,有效減輕財務負擔。
她也觀察到,身邊不少人同樣過著極簡生活。例如一名年薪六位數的中國同事,自帶便當、不開車、用二手家具,已累積存款50萬美元,打算40歲實現FIRE(財務自由、提前退休);一位美國老太太則穿著數十年前的牛仔褲、住在老房子、種花種菜,每天過得平和愉快。對方的一句話令她印象深刻:「Simple is not poor. It's peaceful(簡單不是貧窮,而是平靜)。」
該網友強調,在美國廣告與購物誘惑無所不在的環境下,極簡生活不只是省錢,更讓她重新認識「真正需要的」是安全感、空間感,以及不再焦慮的自己。她也鼓勵其他人從每天少買一樣東西開始,嘗試減法生活,發現生活其實可以更輕盈。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