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日报纽约社获得「海外华文媒体报导大奖」两项平面媒体首奖,由世界日报台北办事处主任刘品枘(左)代表领奖,右为侨委会委员长徐佳青。(照片取自侨委会)
由中华民国侨委会主办的「海外华文媒体报导大奖」得奖名单公布,本届240件参赛作品中,世界日报纽约社系列报导获得平面/网路媒体类别的「链结台湾报导奖」及「风采人物报导奖」两奖项。
本届奖项以「华文发声,全球共振」为主题,入围媒体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巴拉圭等地,题材涵盖社会关怀、文化交流与在地故事。在投稿的240件作品中,世界日报洛杉矶社与纽约社共有五件入围,在22日晚间5时于台北欧华饭店举行的颁奖典礼中,侨委会委员长徐佳青及评审团代表揭晓与颁发「平面/网路」、「广播」、「电视/影音」三类奖项,以及「侨务电子报新闻报导」、「YES!TAIWAN 短影音」两项特别奖得奖作品。徐佳青表示,奖项旨在鼓励海外华人媒体推广台湾故事,且在阅听者接收资讯管道愈发多元的现况,侨委会也透过增加新媒体奖项广纳执行侨务工作的多元创作者,让新闻自由与资源屡受考验的时代下,肯定坚守新闻价值的从业者。
其中,世界日报纽约社以「在哪都发光—风采人物系列专访」夺得平面/网路媒体类「风采人物报导奖」。该系列由纽约社记者郑怡嫣专访作家王鼎钧,谈及颠沛人生、写作喜好及对故乡与纽约的情感连结;纽约社记者何卓贤采访汉学家孙康宜,分享她从白色恐怖到退休整理人生与父亲遗作的历程;芝加哥特派员黄惠玲报导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徐伯均,回顾其从建中到清大的学思历程,揭示所谓「学霸」之路的努力与坚持;纽约社记者曹馨元与马璇则是拜访百年杂志「纽约客」办公室,并采访数位版执行主编罗明瀚撰写新书「异乡之人:华裔美国人百年间的挣扎与归属」幕后故事,呈现其透过家族、个人经验与历史资料探讨华人在美身分认同的追求。

世界日报纽约社以「在哪都发光—风采人物系列专访」夺得平面/网路媒体类「风采人物报导奖」。该系列由纽约社记者郑怡嫣、何卓贤、曹馨元、马璇与芝加哥特派员黄惠玲报导五位在美国各领域有着杰出表现的台湾人物。
而纽约社记者曹馨元与马璇的作品「岛屿之光:台湾文化在纽约的传承与绽放」则是获得平面/网路媒体类的「链结台湾报导奖」。该系列报导台湾同志社群在美茁壮历程,采访纽约市首家亚裔同志酒吧「盘丝洞」创办人周龙章,以及纽约骄傲月游行台湾队总召李浩祥跨世代的连结;亦参与游行全程并采访三位从台湾前来参与的变装皇后跩姬宝贝、蔷薇与汉娜,记录他们前进纽约的文化实践;该系列同收录台湾原创音乐剧「劝世三姐妹」首登纽约外百老汇的专访文章,展现台湾精神在纽约的里程碑。

纽约社记者曹馨元与马璇的作品「岛屿之光:台湾文化在纽约的传承与绽放」则是获得平面/网路媒体类的「链结台湾报导奖」,透过记录台湾同志社群在纽约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实践外,也见证台湾原创音乐剧「劝世三姐妹」首登外百老汇的重大里程碑。以下为完整得奖名单:
广播报导大奖「链结台湾报导奖」:胡美健《魅丽台湾 发现台湾的新商机/2025 TW Expo》
广播报导大奖「风采人物报导奖」:曾智宁《何佳陵领衔 台湾女声闪耀旧金山歌剧院》
平面/网路报导大奖「链结台湾报导奖」:曹馨元、马璇《岛屿之光:台湾文化在纽约的传承与绽放》
平面/网路报导大奖「风采人物报导奖」:郑怡嫣、曹馨元、马璇、黄惠玲、何卓贤《在哪都发光—风采人物系列专访》
侨务电子报新闻报导特别奖:林昱瑄《JAVA SAGA台式炸鸡 获选乔州最佳三明治》
电视/影音报导大奖「链结台湾报导奖」:尹心贝、陈奇鸿《台湾日:我们的名字在美国响起》
电视/影音报导大奖「风采人物报导奖」:牟迎馨、段士元、黄琼玉《漂亮朋友:我们的爱情怀着自由火种》
YES!TAIWAN短影音特别奖:赖仪安《我心中的YES!TAIWAN》

世界日报纽约社获得「海外华文媒体报导大奖」两项平面媒体首奖,由世界日报台北办事处主任刘品枘(左)代表领奖,右为侨委会委员长徐佳青。(照片取自侨委会)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