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为自己准备一份花草茶,既暖胃又安神。示意图,非新闻事件图。(取材自pexels.com@Yan Krukau)随着步入40岁,许多人开始明显感受到身心的变化,如何与这样的转变共处,并在人生后半段过上更自在的生活,成了重要课题。一位日本作家分享她在旅途中学到三个让早晨更舒适、疗愈自己的小秘诀,在每一天的节奏中,学会珍惜自己、善待自己,让生活变得更加愉悦。
日本网站「朝时间」报导,日本专栏作家Rica(@everydayhappy_life)表示,她曾经前往印度学习阿育吠陀身心疗法,当时认识的一位疗愈师每天早晨都从一小时的冥想开始,接着进入瑜伽时间。他说:「阿育吠陀的核心,是了解自己本来拥有的力量,让身心恢复健康。」因此,他非常重视与自己对话的时间。
与疗愈师共度的那些早晨让Rica体会到「与自己相处」的重要性,回到日本后,Rica决定重新检视自己的早晨习惯,特别是在工作日,做出一些小改变。
Rica首先实践的,是让自己比家人早起几分钟,留出五分钟什么都不做的时间。
如果觉得「冥想」似乎有点困难,也可以换成「什么都不想的时间」,关键在于「坐直身体,然后深深地吸气、吐气」
有了这段短暂的放空时间,Rica能以平静的心情开始新的一天,有时她会搭配香料花草茶,既暖胃又安神。
心情稳定之后,Rica接着做简单的伸展与瑜伽,早晨活动身体后,她发现整天都比较不容易疲倦,即使只有短短十分钟,也足以带来惊人的差别。
透过早晨的伸展,不仅身体变得轻盈,心情也变得从容,面对工作与家务都更有余裕。
最后一个关键改变,是「早餐」。Rica说,在阿育吠陀中,饮食以「容易消化」为原则,她旅居印度的十天里几乎都吃素食,身体变得前所未有地轻盈,甚至觉得营养更能被吸收。
Rica表示,过去她总觉得少了肉或鱼会不够满足,但在印度时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当地丰富的香料层次与蔬菜风味,让人惊喜又上瘾。
回到日本后,Rica每周固定两到三天「蔬食日」,早餐会准备满满蔬菜的味噌汤,以及加了足够水分、柔软易消化的米饭。
Rica最后强调,在40岁这个转折点上,只要从早晨的一点小改变开始,就能让每天都过得更自在、更愉快,「慢一点,也没关系」。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