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艾克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于12日发布的研究指出,由于温室气体排放,珊瑚礁成为地球上第一种跨越「临界点」(tipping point)的生态系统,白化伤害恐怕无法弥补,面临长期衰退。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CBS News)报导,全球各地的珊瑚礁近几年因为气候变迁导致海水温度上升,大规模白化事件频传,指标性的水下景观因此褪色,珊瑚虫衰亡。
英国气候科学家1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珊瑚礁是地球上第一个跨越气候「临界点」的环境系统,堪称「空前危机」。这份报告由电商龙头亚马逊老板贝佐斯资助,纳入23国87个机构的160名科学家做出的贡献。
艾克斯特大学全球系统研究所(Global Systems Institute)的研究员发布第二份「全球临界点」(Global Tipping Points)报告,该报告写道:「临界点代表地球气候系统的关键门槛,在此临界点上,即使是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严重、不可逆的后果。」
研究员史密斯(Steve Smith)表示,临界点指的是物种「自行驱动且加速的改变」,面临无法避免的严重衰退。
全世界的珊瑚礁是四分之一海洋物种的栖息地,但被视为全球暖化下最脆弱的系统。报告指出,除非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尽快下降至高于工业化前1.2℃,否则无法保存足够数量的暖水珊瑚礁。
联合国11月将在巴西贝伦(Belém)举办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30次缔约方会议(COP30),贝伦是亚马逊雨林城市,该市本身就是濒临气候紧急状态的主要全球生态系代表。
艾克斯特大学全球系统研究所2022年首度发布第一版「全球临界点」报告,如今选在COP30前夕发布第二版;该研究所所长连顿(Tim Lenton)表示,希望最新的研究结果能被列入COP30议程。
连顿表示,「我们正迅速接近地球系统的多个临界点,这些临界点可能改变我们的世界,对人类和自然造成毁灭性后果,我们呼吁COP30的与会领袖和全球各国的议员即刻采取行动。」
联合国指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023年创下历史新高;国家海洋暨大气管理局(NOAA)报告则表示,2024年的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的均温高出约1.4℃。

墨西哥湾「花园海岸海洋保护区」白化的珊瑚。(美联社)
太平洋西南部岛国万那杜的哈万纳湾原本生气勃勃的珊瑚礁,因一再出现天灾而化成珊瑚坟场。(美联社)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