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勃瑞福(Robert Redford)深谙名人的影响力深远,且了解摄影机与媒体如何叙事,藉此推广环保等理念。
他的帅气外型让他成为观众喜欢的演员,他从不回避明星光环带给他的艺术成就与压迫感,并善用这股影响力推动媒体舆论,盼能改变世界的角色,就像他在1975年惊悚电影「秃鹰72小时」(Three Days of the Condor)和1976年以「水门案」为蓝本的电影「大阴谋」(All the President's Men)所饰演的角色一般,藉着摄影机,将一个普通人变成自由与权力的象征。
劳勃瑞福许多作品透露对政治的兴趣及人文的关怀。「纽约时报」报导,劳勃瑞福堪称天生的演员,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便是他在1972年上映的讽刺喜剧「候选人」(The Candidate)中饰演的麦凯(Bill McKay)一角,这部影片可谓有史以来攸关美国近代竞选主题的最伟大电影。
该电影讲述公益律师麦凯,其父亲是受人爱戴的自由派加州前州长,而他被一名政治顾问看中,挑战争取连任的共和党参议员。
所有人都认为麦凯胜选的机率甚微,包括麦凯本人,但他勉强同意参选,仅因这样便有个公开平台表达他关切弱势与环保的看法。
但在选举之夜,有趣的事发生了;这位英俊且魅力十足的候选人吸引了选民的目光,随着他的支持率逐渐上升,他的顾问开始将竞选议题推向大众在意的观点并逼他妥协,而他原本的立场也随着人设形象而消失。
顾问的策略奏效,茫然的他在饭店房间茫然地询问经理,道出经典台词:「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劳勃瑞福与导演麦可瑞奇(Michael Ritchie)一同构思这部电影,而他的辉煌事迹与他的行动主义(activism),以及他对政治人物改变世界的复杂感受息息相关。
他略微左倾,却从未刻意表现;他倡议环保、原住民和多元性别认同族群(LGBTQ+)群体的权利,支持过两党候选人,力挺前总统欧巴马连任与拜登参选,批评川普总统的政策和「道德准则」。欧巴马总统任内曾颁赠劳勃瑞福总统自由勋章。
正如电影「候选人」所述,瑞福怀疑政治进程能否带来真正的变革。
这部电影或许愤世嫉俗,却在上映53年后显得更具现实主义色彩,因为它精准识别现代竞选的特别之处,且这与娱乐操作的视觉词汇相同。
麦凯身后跟着摄影机,影片具备真实电影风格,强化我们以潜在选民的视角观察竞选活动的感觉。
在形象至上的时代,候选人的选择取决于他们的个人形象,以及他们对选民的吸引力;候选人与顾问共同讲述他们希望引起观众共鸣的故事,而这一切都在镜头前完成,政治人物即名人、明星。劳勃瑞福似深谙这个道理。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