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饱、老是觉得累,我们常将疲劳归咎于工作忙碌、睡眠不足,但即使休息了,疲惫感仍挥之不去。疲劳成为时代通病,事实上,「累」可能不只是生活节奏快,而是身体正在释放健康警讯。从内分泌失调、慢性疾病到数位装置过度使用造成的危害,慢性疲劳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隐形危机。
一名40岁的职业妇女,每天像打仗一样忙着张罗早餐、送小孩出门,再赶去公司。下班后马不停蹄回家煮饭、做家务、盯孩子功课,偶尔还要照顾公婆。长期处在「蜡烛多头烧」的高压力状态下,渐渐导致慢性疲劳,精神状态如雪崩式下降,这种情形发生在多数女性身上。
台北长庚医院中医内儿科主治医师黄悦翔表示,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也不轻松,尤其3C使用不离身,易产生社交焦虑、担心漏了工作讯息。「疲劳不只是单纯的累,更是身体发出的信号。」许多门诊病患主诉好累、睡不饱,喝咖啡也没办法提神,这可能是「慢性疲劳」所致,或是潜在病症的警讯。
关于疲劳,临床诊断第一名是「癌因性疲惫」,其他则是因睡眠、忧郁、甲状腺功能异常、病毒感染所引起,排除这些因素,属于「原因不明、找不出确切病因」则归于慢性疲劳症候群(CFS)。黄悦翔表示,总是莫名感到很累,无法透过休息缓解,恐影响大脑运作,若长期情绪低落,可能引发抑郁。
慢性疲劳是很主观、难诊断的疾病,患者通常无法精确描述哪里不舒服,只能用「很累」来形容。黄悦翔说,疲劳的种类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在诊断标准上,是以时间作为区分,急性、亚急性只要排解掉诱发原因,大多可以舒缓疲劳的症状。
急性疲劳:1个月内左右,大多是疾病、压力或过度活动引起的疲劳,例如洗肾掉血压,易产生疲劳、嗜睡等症状,肾友常描述「洗得很累」。
亚急性疲劳:1至6个月,参加三铁竞赛或体育活动、准备考试等,生活作息不正常,短时间内无法好好调养,从轻微的疲劳累积过劳现象。
慢性疲劳:6个月以上,持续一段时间都觉得疲惫不堪,休息也无法缓解,且伴专注力减退、睡眠障碍、头痛等,理学检查均正常。
现代人工作时间长、处于高压环境、过度使用大脑,下了班还有一堆家务琐事,一刻不得闲的生活步调易促使身体慢性发炎,身心极度疲倦。黄悦翔说,慢性疲劳症候群是无法解释的持续疲劳感,可使用「简易疲乏量表BFI」自我评估,共有9道题目,3分以下为轻度疲惫,4至6分为中度疲惫,7分以上则视为重度疲惫。
身体疲劳跟「睡眠债」一样,若长期感到严重疲累却没有找出症结,久了不堪体力负荷,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进而产生情绪障碍,恐导致身心症。黄悦翔提醒,如果有不能解释的疲劳,先检查内分泌、身体综合机能,由医师评估个人状况,拟定治疗对策,包括运动、饮食、睡眠。
「我最近很容易疲累,是肝出了问题吗?」黄悦翔说,中医观点认为,肝脏是调气的肝,主掌「疏泄」、「藏血」功能。若肝经循环出了问题,容易发怒或抑郁,跟情绪相关。西医谈肝,是重要的代谢器官,有些人肝指数很高,但没有疲劳症状;肝不好不等于疲劳,但肝病毒性黄疸确实会全身倦怠。
疲倦可能来自心理或生理因素,不一定跟肝脏有关,不过,长期熬夜、睡眠品质不佳,本来就容易让肝经及胆经郁结无法疏通、气血运行受阻。每个人都会有疲累的情形,一旦休息都无法改善时,应该就医检查,别一味吃保肝药或提神饮品。黄悦翔提醒,咖啡因会导致血管收缩;过度依赖咖啡可能导致肾上腺疲劳,更没精神。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