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巴黎羅浮宮19日上演數十年來最戲劇性的「7分鐘珠寶大劫案」,財物損失約8800萬歐元。美國最惡名昭彰的珠寶大盜勞頓(Larry Lawton)接受紐約郵報專訪,大膽推測劫匪可能為了將珍貴珠寶偷運出法國,不惜將贓物藏在「體內」。
勞頓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橫掃美國東岸25家珠寶店,總共搶得當時價值約1800萬美元的贓物,並一度成為全美頭號通緝犯。他行搶時常以束帶綁住受驚的店主和顧客,憑縝密計畫與精確執行逃避多年追捕,直到1996年才落網,服刑11年後改過自新。
現年64歲的勞頓形容羅浮宮劫匪是「業餘白痴」,並希望他們有足夠的錢,能真正低調潛逃出國。他以自身經驗推測,如果4人是搭飛機逃走,絕不會把珠寶放在隨身行李裡。他說:「信不信由你,視大小而定,有些珠寶是可以拆開,然後真的『行李箱化』(suitcase it)。」
他解釋,「suitcase」原是指普通行李,但在監獄俚語中則意指「將東西塞進直腸」。他甚至生動地回憶,自己過去怎麼將一把刀藏進體內。
不過,羅浮宮劫案的4名劫匪據報犯下多項重大錯誤,包括有人遺留手套,倉皇逃跑時還掉落歐仁妮皇後的皇冠,導致這件歷史文物受損,也未能成功滅證。勞頓指出,他們不具備自己那樣的老練,並直言:「他們不像我那樣是專業的。我搶過25家該死的店,從沒掉過珠寶,更別說一頂該死的皇冠!」
勞頓認為,由於4名劫匪犯下種種錯誤,最終仍會被查出身分並逮捕,即使他們真的把贓物藏在「體內」逃出法國,也難逃法網。他推測,至少有一名劫匪是巴黎本地人,並與羅浮宮有某種關聯,懷疑館內某人或許無意間透露資訊。
勞頓坦言,成功的搶案需要周密策畫,他曾勘查超過一千家珠寶店,最終只出手25次。他指出,成為珠寶大盜最關鍵的一環就是能否順利銷贓,而羅浮宮的珠寶因稀有珍貴,即使拆解分散也幾乎無法轉手。
不過,勞頓說,儘管羅浮宮劫匪犯下錯誤,如今可能心生恐懼,但當他們帶著戰利品離開時,內心無疑感到狂喜。他形容行搶的感覺時說:「你的腎上腺素完全飆升,興奮到極點。我吸過各種毒品,但沒有任何一種快感能比得上走出珠寶店,知道自己袋子裡有那該死的一百萬美元的那一刻。」

法國巴黎羅浮宮19日上演轟動全球的「7分鐘珠寶大劫案」,圖為遭劫走珠寶之一、法國皇後歐仁妮佩戴的鑲滿寶石胸針。(路透)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