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為支應打造全球首屈一指的人工智慧(AI)所承諾超過1兆美元的投資,正制定在五年為度的計畫中開闢收入來源,並採取債務形態的合作關係,同時也繼續辦理新一輪募資。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多位知情人士報導,OpenAI計畫和各國政府及企業洽談合作,提供更多客製化產品,同時透過購物工具以及旗下影片生成服務Sora及AI代理,創造新的收入來源。
知情人士也表示,OpenAI商討以「創新方式」籌措新債,以擴建AI基礎設施,並考慮透過「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成為運算資源的供應商。
此外,OpenAI也評估如何讓智慧產權變現,包括開發新一代AI基礎設施、進軍線上廣告市場,並和前蘋果首席設計師艾夫合作,推出一款搭載AI技術的個人助理裝置。
金融時報估算,OpenAI執行長奧特曼一個月來陸續和甲骨文(Oracle)、Nvidia輝達(另稱英偉達)、超微(AMD)及博通(Broadcom)簽約,承諾未來十年取得超過 26百萬瓩(GW)的算力,而支出將遠超過1兆美元。因此,上述規畫必須落實,才可能支應得了這麼大一筆支出。
據OpenAI 一位高階主管透露,投資人「都希望你能提出一套五年規畫」。他說,久而久之,這些規畫的輪廓會更清晰。
據了解,OpenAI 目前每年經常性收入約為130億美元,其中七成來自 ChatGPT 用戶。ChatGPT 的標準訂閱費為每月20美元。
這位高階主管表示,ChatGPT日常用戶超過8億,但只有大約5%是付費訂閱者。OpenAI計畫將目前的比率提高一倍。OpenAI近日也已在印度推出更低價的訂閱方案,並計畫進一步擴及菲律賓、巴西等地。
OpenAI也從ChatGPT新推出的購物結帳功能中分潤,也考慮在AI產品中導入廣告。奧特曼上周表示,他欣賞 Instagram的個人化廣告模式,考慮也朝這個方向發展。
OpenAI近日分別和超微和輝達敲定共享「技術專業」在內的合作關係,包括晶片和資料中心設計。OpenAI一位高階主管形容,這項計畫就好比貝佐斯當年運用經營電商亞馬遜所累積的技術經驗來創建雲端平台 AWS。
Open AI另和甲骨文等合作夥伴達成協議,由對方先行承擔基礎設施的前期投入,OpenAI 則希望隨業務上軌道後,未來能以認列營運費用的方式來履行對合作夥伴的財務義務。這位高階主管表示,OpenAI目前的策略是「運用他人的資產負債表」,為OpenAI爭取「建立事業的時間」。
這些交易遭外界批評「過於循環」,譬如OpenAI獲得輝達投資後,又把大部資金花在購買輝達的處理器。不過,OpenAI高層解釋,這些安排有助於該公司在債信未達投資等級的情況下,籌得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資金。
OpenAI主管強調,這傳達給市場的訊息是:「我們有能力履行這些債務。我們正和各方合作,設計更具創意的融資方案。」
一位曾為OpenAI提供交易顧問的人士說:「我不認為他們像喝醉的水手一樣,跑去各處亂簽借條。…實際上這是一套有技術、有產品、有商業計畫,也對未來有清楚掌握的策略。」
金融時報估算,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一個月來陸續和甲骨文、NVIDIA、超微及博通簽約,承諾未來十年取得超過26百萬瓩(GW)的算力,其支出將遠超過1兆美元。(路透)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