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的生活,可耕、可種、可養;不大的一方院子,蔬菜、水果、鮮花、藤蔓,就可以點亮一年四季點心情。
家住北嶺的電影人孔長安和太太丁瑋的退休生活,正因為生機勃勃的小後院,經營得有滋有味。
「退休前沒有時間做的事情,退休後可以盡情來做」,孔太太退休前是南加州一所公立高中中文教師,退休前教書育人,退休後卻當起「園藝小學生」,蔬菜水果種植從頭學起,短短幾年,自家後院滿園綠色,四季飄香。
孔家的後院具有聖費南度谷獨立人家的典型特點,數千呎的四方形院落,中間部分硬化做納涼休閒之用,能夠種菜種果種花的地方並不多。孔太太說,寸土寸金,她和先生必須見縫插針,立體發展。
小小的地方,蔥、蒜、韭菜一年四季不斷。(圖/孔太太提供)孔太太和先生將院子能夠種植的土地分成了香菜區、季節蔬菜區、爬藤瓜果區。香菜區青蔥、蒜苗、九層塔、英國香葉全年不斷;季節區則是各種時令蔬菜,四季輪轉。爬藤瓜果區,手巧的孔先生用老舊衣架作為地樁,在上面拉上線,讓黃瓜、絲瓜、豆角、西紅柿沿線攀爬,密集立體生長,不光節省地方,更避免傳統搭竹架的麻煩,錯落整齊。
在菜園中間種開花植物,既然收穫瓜果蔬菜,又美麗養眼。(圖/孔太太提供)蔬菜和墻邊及其屋角的地方,夫妻兩則上了石榴、橙子各種水果;陽台邊上,種上紫藤和三角梅,孔太太說,這些藤蔓下的成片綠茵不僅帶來夏季的清涼,更是她早上、傍晚和入夜的冥想源泉,清風下,葉影婆娑,意境無限美好。
在小院中見縫插針種植火龍果,今年陸續收穫幾十個。(圖/孔太太提供)孔家夫婦五年前開始學種火龍果。兩人都是北方人,火龍果尤顯新鮮和珍貴,他們從朋友那拿回幾條果枝,開始第一次摸著石頭過河。
在小院中見縫插針種植火龍果,今年陸續收穫幾十個。果實成長的過程,主人特別加蓋軟網防止鳥類侵食。(圖/孔太太提供)「我覺得植物和人一樣,都有一個慢慢互相熟悉的過程」,孔太太說,她將火龍果種在盆裡、牆邊,這些火龍果花兩年多時間才熟悉了洛杉磯的大氣候,和他們家的小氣候,而她和在這期間一步一步瞭解火龍果習性和脾氣。三年前,她家的火龍果只有四、五個果子,今年卻陸續收了幾十個,連園藝達人都給豎起大拇指。
退休後的園藝生活不僅趣味橫生,也讓人保持不斷學習,保持與社會和人群的交流。孔太太說,她現在知道綠葉蔬菜每天至少要光照六個小時;火龍果需要人工授粉才會果實累累,結果時不宜曝曬;避免耕種時腰背和膝蓋受損,可以自己搭起種植台,減少彎腰,還讓小小院落高低有致,植物充分吸收陽光。為學習將火龍果種得更好,他們還加入鄰居火龍果群,裡面全都是種植專家和火龍果粉絲,有華人得到墨西哥火龍果種植專家真傳而種植了五花八門稀罕品種,讓人嘆為觀止;還有的鄰居前院後院都開成了果園菜園,一年四季瓜果蔬菜自給自足。
九層塔和各種香料自種自食。(圖/孔太太提供)
「四季有收穫,常常有驚喜」,孔太太說,有次她看到自家院子的百香果已枯枝敗葉,沒想到來年又冒新枝,果實纍纍。比如現在已是秋天凋落開始,但卻是甜豆開始下種的季節,待到農曆春節前後美麗的紫色白色粉色小花掛滿枝頭,甜豆豐收,整個冬天,都充滿盼望。
一方小院,讓孔長安、丁瑋夫婦的退休生活有滋有味。(圖/孔太太提供)
在菜園中間種開花植物,既然收穫瓜果蔬菜,又美麗養眼。(圖/孔太太提供)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