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十一假期長達8天,不少人選擇出國旅遊。但因為出境遊玩的中國遊客太多,不少國外景點直接被「承包」,其中不乏挪威、澳洲等「小眾景點」,甚至問路可直接用中文交流。有網友調侃,「在中國,追求小眾本身就是最大眾的事」。
極目新聞報導,有網友發文稱,自己本想在外國一些小眾景點遊玩,沒想到大家也都想一塊了,「景點到處都是中國人,聽著熟悉的普通話,還以為在國內呢」。評論區有人打趣道,「這下子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放假了」。
來自廣東的韓姓男子長假選擇到挪威的羅弗敦群島遊玩,本以為這個位於挪威北部,全島常住人口只有2萬多人的小島,不會有太多遊客,沒想到,這樣一個堪稱人煙稀少的地方,也吸引了不少中國遊客。
「老鄉很多,島上有一家中餐館大爆滿,甚至路上還堵車了」。韓姓男子說。島上各個景點大部分也都是中國人身影,5日那天在島上就只看到兩個老外遊客。
無獨有偶,經常到世界各地旅遊的上海女子李梓夢(化名),這次長假選擇來到澳洲雪梨,但她說,「感覺雪梨也被中國人『攻佔』了。李梓夢表示,搭觀鯨船出海時,本來擔心都是外國人交流不便,沒想到三艘船除了船長是本地人,其他全是中國人,連問路都可以直接用中文交流,完全不會有迷路問題。
另一位在俄羅斯定居8年的萬姓男子也說,這幾天在紅場碰到了很多中國遊客。「其實平時紅場的中國人就很多,但大都是以老年團為主,這次長假看到的都是中國的年輕人」。
其他類似情況還包括瑞士、非洲、冰島等地。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短視頻平台推動「小眾祕境」破圈,冷門目的地迅速大眾化。遊客從「打卡式觀光」轉向深度旅遊,北極極光、南極賞鯨等高階計畫受追捧。羅弗敦群島則是「國家地理」認證的「眾神之地」,有35億年歷史的峽灣、能看極光的漁村,自然吸引人潮打卡。
有網友打趣,「中國人就像壓縮的木耳一樣,一到假日全泡發開了」、「一生愛打卡的中國人」、「這下子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放假了」、「中國遊客走到哪都像包場」。
挪威羅弗敦群島因中國遊客過多堵車。(視頻截圖)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