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通膨持續壓力不減,美國民眾在超市裡的消費壓力也愈來愈大。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最新數據,牛肉價格在過去一年漲幅驚人,牛排價格上漲16.6%,絞肉則漲了近13%,創下歷史新高。僅有雞蛋(漲幅27%)與咖啡(漲幅21%)的上漲速度超過牛肉。
堪薩斯州立大學近期研究指出,肉類價格漲幅已明顯超越其他類別商品,顯示這波食品通膨對肉品類的衝擊最為劇烈。專家認為,導致價格飆升的原因並非單一,而是多重因素所致。其中,美國牛群數量創下自1951年以來新低,是主因之一。根據統計,截至2025年1月,全美僅剩約8670萬頭牛與小牛,創下74年來最低紀錄。
然而,儘管供給吃緊,消費者對牛肉的需求卻絲毫未減。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農業經濟學教授Brenda Boetel表示,她對牛肉需求在高價之下仍保持這麼強勁感到驚訝,預估這波高位行情至少還會持續一年。
除牛群數量減少,氣候變遷也大幅推升生產成本。自2020年以來,美國西部長期受乾旱影響,飼料價格飆升,迫使許多牧場被迫削減牛隻數量,進一步壓縮供應。此外,墨西哥境內牛群去年爆發食肉性寄生蟲疫情,導致美國暫停從墨西哥進口牛隻,使供應鏈更加緊縮。
德州理查森農場(Richardson Farms)牧場主Jim Richardson表示,近來營運成本不斷上升,他只能將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我每磅牛肉大概漲了1美元,我的加工廠漲得甚至更多。如果不跟著調價,利潤很快就會被吃掉。」
另一方面,美國農業局聯合會(American Farm Bureau)在5月報告中指出,總統川普實施的關稅政策,也拖慢了美國牛肉對外出口的腳步。「雖然對南韓與加拿大的出口仍維持穩定,但對中國的總出口量,較2024年同期減少了32%。」
不過,即便牛肉價格創下歷史新高,牧場主與牛農的利潤卻未見實質改善。農業局指出:「即使價格上漲,牧場與農戶的利潤依然極為微薄,原因在於整體供應成本持續居高不下。」
至於牛肉價格是否有望回落?多數專家認為短期內不太可能。農業局直言,唯有消費需求大幅下滑,價格才可能「劇烈下跌」;然而,這對整個畜牧業恐怕弊大於利。一旦消費信心或家庭經濟狀況轉差,可能導致需求萎縮,屠宰業者被迫壓低收購價格,最終導致牧場經營虧損。面對「價格高、利潤低」的兩難困境,牧場業者正苦撐應對供需失衡與成本壓力的雙重挑戰,未來走向仍有待觀察。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最新數據,牛肉價格在過去一年漲幅驚人,牛排價格上漲16.6%。(Pexels)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