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人工智慧浪潮下,矽谷各類黑客松(Hackathon)比賽正掀起新一波熱潮。來自灣區的華裔青年舒適(Riley Shu),近日與搭檔Trevor Keith參加著名創投公司Y Combinator(YC)主辦的黑客松脫穎而出,在 Vercel 與Convex兩大贊助商的專案評比中奪得冠軍,展現出「AI程式設計」帶來的全新可能性。
舒適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Hackathon原本是「Hacker Marathon」的縮寫,最初是技術社群長時間集中編碼、比拚創意的競賽,如今已從工程師專屬,逐步擴展到一般職場人士。她說:「即使不是專業開發者,也能利用 AI工具快速完成作品,這讓比賽更像是一種知識型周末活動。」
過去數月,舒適與搭檔接連參加了多場黑客松,在YC舉辦的比賽中分別拿下第三名與第一名。最近一次,他們開發的「Coding Agent」專案,獲得雲端服務商 Vercel 與後端框架平台Convex的青睞,並贏得專屬賽道第一名。
在作品中,兩人大量運用了AI平台的輔助工具,例如 Vercel 的 AI SDK,以及 Convex 的後端架構,讓專案能在短短24小時內成型。舒適形容,這是一種「Vibe coding」新模式–即便不手寫程式碼,也能用AI工具生成並部署產品。她自己負責設計與前端,搭檔則專注於程式框架與除錯。
「比賽過程中,大部分程式碼其實是 AI生成的,但關鍵時刻還是要靠資深工程師 debug(除錯),找到問題所在,」她強調,AI像是「實習工程師」,能同時幫忙完成大量基礎工作,但真正複雜的設計與關鍵決策,仍離不開專業開發者。
舒適與Trevor是麻省理工學院時期的老同學。Trevor目前經營一家專注於「程式代理人」的新創公司,黑客松則成為他驗證想法的最佳實驗場。「這不是浪費時間,而是最快測試市場反應的方法,」舒適說。
談及參賽動機,舒適表示,一方面是享受與朋友徹夜「刷題」的樂趣,另一方面也是為創業夥伴尋找靈感。「工作後很少有機會和朋友一起拚24小時,黑客松給了我們再次『玩創意』的舞台。」
對於AI是否會取代工程師,舒適認為,雖然部分基礎程式工作已可交由AI完成,但資深工程師的角色更顯重要。「好的工程師不是單純寫代碼,而是能在系統出錯時快速定位問題,設計最佳架構。AI工具讓人類工程師更能把精力放在策略與高階設計上。」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