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普渡是台灣重要民俗節慶,家戶都會準備豐盛供品,以表誠心,不過在炎熱潮濕的夏季環境中,若保存不當,極易成為細菌滋生溫床,奇美醫院營養科組長賴春宏提醒,供品保存不可掉以輕心,把握五大守則即可安心祭拜,健康享用「保平安」。
賴春宏指出,熟食應避免長時間置於室溫,攝氏7至60度是細菌快速繁殖的危險溫度帶,建議熟食供品祭拜時間不超過2小時,若氣溫超過32度,最好1小時內完成,並立即分裝冷藏或冷凍,尤其是魚肉、海鮮等高風險食材,應優先處理。
他提到,祭拜常伴隨香灰、灰塵或蚊蟲等,若異物落入食物易造成2次汙染,建議以保鮮膜或鍋蓋覆蓋熟食,並避免保鮮膜直接接觸高溫油膩食物,以防塑化劑釋出;若食物已被汙染,應將受影響部分切除丟棄。
賴春宏也說,祭拜後食物看似無異味,仍可能暗藏病菌,食用前務必徹底加熱至70度以上,才能有效殺死致病菌,降低腸胃不適風險;常見的罐頭、乾貨與零食,應檢查罐頭是否膨罐、生鏽或凹陷,零食與乾貨包裝是否完整,若有異味或變質跡象,必須立即丟棄。
此外,若自行烹煮供品,更需注意「生熟分開」,生肉與熟食應分砧板、刀具處理,或徹底清潔後再使用,以防交叉汙染,而處理食材前後,洗手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步驟。賴春宏強調,「中元誠心拜,也要顧健康」只要掌握保存原則,就能降低食安風險。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