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最新數據,美國西南部地區的新冠病毒感染率已升至12.5%,為全國最高。洛杉磯縣廢水監測顯示,病毒水平也攀升至自今年2月以來的新高。有從中國大陸赴美的華人表示,「剛來南加不久,時差還沒完全倒過來,就不幸中招。」
專家指出,此波上升與高傳染性的「Stratus」變種有關,正值加州各地學生陸續返校之際,防疫風險再度引起關注。然而,CDC目前已不再建議兒童接種最新一季新冠疫苗。此項政策由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小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推動,引發醫學界廣泛批評。
疫情反彈也讓初來乍到的留學生措手不及。華人學生小吳近日剛從中國飛抵洛杉磯,準備展開博士生活,這也是她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她表示,時差問題還沒完全克服,就開始出現高燒與喉嚨痛症狀,自己前往藥店購買了幾項自測工具,發現竟然確診新冠。她直言,近兩年在中國已鮮少聽到新冠消息,「以為疫情已經過去了,沒想到一出國就中招。」
Stratus變種今年1月首先在亞洲出現,3月傳入美國,至6月底已成為主要流行株。CDC表示,目前全美廢水中檢測到的病毒株約三分之二屬於Stratus。數據顯示,8月初全國感染率達9%,雖低於去年同期的18%,但已超過今年1月假期後的小幅上升。死亡人數目前仍維持在較低水平,但通常會滯後於陽性率變化。
洛杉磯時報報導指出,爭議的焦點在於疫苗政策。今年5月,小甘迺迪宣布,CDC已將新冠疫苗從健康兒童及孕婦的例行免疫建議中刪除,稱這是對拜登政府政策的「糾正」。此舉隨即引發訴訟,包括美國兒科醫學會、美國內科醫師學會及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在內的主要醫學團體批評該決定「毫無依據且未廣泛告知」,並指其違反聯邦法律,因為政策未遵循科學委員會建議制定。
CDC免疫實務諮詢委員會(ACIP)過去一直建議將新冠疫苗納入例行免疫規畫,與流感疫苗一同更新。該委員會在2024至2025年度指南中指出,接種新冠加強針可降低44%的住院風險,並將死亡風險減少23%。儘管承認新毒株可能降低疫苗效果,委員會仍建議大多數民眾持續接種。
目前,美國僅約23%的成年人和13%的兒童接種了2024至2025年度的新冠加強針,遠低於同期接種流感疫苗的比例(約50%)。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