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物價高昂,許多人認為外出用餐是降級消費的首選項目。示意圖。圖為德州一間日式壽司餐廳。(路透)隨著美國通膨持續與生活成本高漲,不少當地居民開始檢視日常開支,選擇「消費降級」來應對。近日,小紅書上一則「想在美國消費降級,最先砍掉的是什麼?」的貼文,引發超過六百條留言討論,從外食、會員費到住房、旅遊,網友紛紛分享自身的縮減開銷經驗與優先順序。
小紅書華人網友「小妍」發起的這條討論中,外出用餐與外送平台服務被認為是最容易也最直接的刪減項目。許多人直言,大城市餐廳一餐動輒20至30美元,加上稅金與小費,花費驚人,不如自行下廚更省、更健康;奶茶、咖啡等日常飲品也榜上有名,有人選擇購買咖啡機或茶包在家沖泡,一年可省數千美元。
另一大熱門建議是取消不必要的會員與訂閱服務,例如亞馬遜Prime、Costco、Sams Club、串流影音與音樂平台,甚至健身房會員,不少人統計後發現一年能節省數千至上萬美元。
在交通與住房方面,部分網友表示會將豪車換成維修成本低的日本車,甚至有人縮小住房面積、搬到租金便宜的地區,或選擇合租節省支出。旅遊則從跨洲跨國改為短途或當日往返,住宿費與機票開銷大幅減少。
有家長坦言,孩子的私立學校學費與課外班是最大負擔,改讀公立學校或刪減興趣班後,年度支出可節省數萬美元。另有網友戲稱「不生孩子才是終極消費降級」,反映高昂育兒成本的壓力。
除了明顯的開支削減,一些人也分享更細緻的省錢策略,如改用低費率手機方案、利用新戶優惠重新簽訂網路合約、精選信用卡返現類別、改在社區超市購物等,甚至自己動手修剪庭院、清潔房屋、維護車輛,減少聘請外部服務。
整體來看,面對高壓的物價與生活成本,美國居民在「砍掉什麼」的共識中,外食、會員訂閱與高額奢侈性支出成為首波縮減對象,而這場節流行動,也映照出消費習慣在經濟環境下的快速轉變。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