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最新民調,隨著物價持續上漲,加上多數人仍對總統川普關稅所帶來的影響抱持擔憂,絕大多數美國成年人都對食品雜貨的成本,感到一定程度的壓力。
根據美聯社與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Associated Press-NORC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 Research)最新民調,約有53%的受訪美國民眾表示,食品雜貨價格是他們目前生活中「主要」的壓力來源,33%受訪者則說食品雜貨價格是「次要」的壓力來源,只有14%的受訪者表示,這不是生活壓力來源;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對日常必需品的價格感到焦慮。
其他財務相關的壓力,像是住房成本或存款等,也是民眾普遍感到擔憂的方面,但是這方面主要是對比較不可能擁有大量的儲蓄或財產的年輕美國人影響更大。
民調還發現,約有四成的45歲以下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進行娛樂、餐廳用餐以及支付食品雜貨或醫療等必需品的消費時,會使用所謂的「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BNPL)方式來付款。
根據民調結果,食品雜貨是影響最大的財務壓力因素之一,對年輕人和老年人都是如此;雖然60歲以上的受訪者,不太可能像年輕人一樣,對住房、儲蓄、托兒或信用卡債務等方面,有嚴重的財務焦慮,但他們對食品雜貨的價格卻是感到非常擔憂。
民調顯示,64%的低收入美國人,也就是家庭年收入低於3萬元的美國人指出,食品雜貨成本是「主要」壓力因素;相對之下,家庭年收入在10萬元或以上的美國人中,則有約40%的受訪者表示,食品雜貨成本是他們的「主要」壓力因素;即使是在高收入族群中,也只有約兩成的受訪者表示,不擔憂食品雜貨的成本。
住房則是除了除了儲蓄、收入和醫療費用之外,另一個讓美國成年人深感擔憂因素;民調顯示,約有一半的成年人表示住房是「主要」壓力來源,而約有四成的受訪者表示,收入、儲蓄和醫療費用是主要壓力來源。
馬裡蘭州洛克維爾一處超市,消費者正在購買水果。最新民調示,絕大多數成年人都對食品雜貨的成本,感受到壓力。(中新社)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