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East Bay Times報導,紅木城28日通過新法,禁止無家可歸者在公共場所紮營,成為灣區最新響應州府呼籲、加強應對街頭露宿問題的城市。市議會以6比1通過該條例,規定當庇護空間可用時,禁止街頭紮營,違者在收到兩次書面警告後可被控輕罪。
新法將於通過後30天生效。法規允許在通知後72小時清理露營,如果露營地靠近學校或遊民避難所等「敏感地區」則可以在通知48小時後就清理。聖馬刁縣去年實施的類似禁令相比,紅木城降低罰款金額500美元至100美元,並強調優先提供轉介與安置資源,減少直接罰款或逮捕。
副市經理何辛格(Patrick Heisinger)指出,清理營地成本依規模與地點不同,約需800至2萬美元。市府報告則顯示,當地無家可歸人口已從2023年的205人降至今年的141人,約佔全縣遊民總數的15%。
市議員斯特肯(Chris Sturken)投下唯一反對票,認為新法難以短期見效,恐造成政府承諾過高、成果有限。他說:「我們無法一夜間消除營地,反而可能失去信任。」
此舉在社區引發不同聲音。支持者強調營地導致垃圾堆積與治安問題,尤其佔據公共通道如Redwood Creek自行車道,影響民眾安全感。但反對者擔憂將遊民處境刑事化,青年組織代表吉爾(Andrea Gil)批評:「這應以人道方式處理,將公共衛生問題刑罰化,只會加深創傷與不信任。」
市議員朱易莎(Isabella Chu,音譯)則回應,條例目的是提供協助而非懲罰,市府將在執法前確保提供替代住所選項。
紅木城此舉與加州州長紐森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示範性條例」方向一致,鼓勵地方政府更積極清理高風險營地。目前包括密爾布瑞、佛利蒙等城市亦已通過類似禁令,反映加州地方政府在無家可歸問題上的政策逐漸收緊。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