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舊金山世界日報與台灣聯合報系共同主辦的「矽谷科技營」19日與20日舉行密集課程。12位學員在Mindsall創辦人Erik Zhu的帶領下,深入學習腦波科技與人工智慧的最新應用,並動手體驗由腦波技術研發的互動遊戲,最終分組展示商業構想,將所學融會貫通。
此次科技營重點聚焦於前沿科技應用與創意思維培養。Erik指出,Mindsall與矽谷科技營的合作可追溯至2009年,近年他更將AI與腦波科技內容納入課程之中,提升學員對未來趨勢的感知能力。他表示:「盡管這些科學原理初聽起來生澀,但將簡單概念傳遞給學生,讓他們在未來某個時刻產生共鳴,非常有價值。」
課程中,學生們對「Mind Flex Duel」腦電波玩具興趣濃厚。該裝置可偵測使用者腦電波並判斷其專注度,藉此控制空氣氣流吹動小球的高度。其雙人對戰模式更增添互動性與挑戰性,讓學生樂在其中。
由Mindsall團隊自製的「腦波賽車」同樣獲得好評。這款電動賽車透過腦波感應器接收參與者的專注與放鬆程度,進而調控賽車速度,軌道設計也考慮到競技需求,設有雙賽道,增強對戰體驗。Erik說:「這些遊戲的設計目的不只是娛樂,而是幫助學生從實作中理解腦神經訊號如何被轉換為行動指令,」
Erik指出,今年參加的學員整體素質令人驚艷。「亞裔學生即使不住在矽谷,對最新科技的敏感度往往高於本地學生,這是我今年觀察到的現象。」本屆年紀最小的學員僅13歲,但整體在資料檢索、整合能力、創意思考與口頭表達方面的表現均優於往年。「他們對複雜科技概念的掌握與理解速度超出我的預期,一代比一代強。」
科技營最後一天,學員分為三組,分別就「癲癇病監測裝置」、「海洋環境保護方案」與「AR智慧眼鏡應用」三大主題,結合兩天所學進行商業構想展示。每組學員需簡報技術背景、市場需求、產品功能與營運模式,最終以應用結合獎、團隊合作獎與產品設計獎評選出各領域表現最佳的小組。
Erik說,部分小組為了成果展示工作至深夜。雖然每組只有三至四頁簡報,但內容需包含完整故事線,包括技術如何實現、產品如何定位、進入市場的策略與潛在盈利模式等。「這是一次很好的模擬創業訓練,學生們在過程中學會如何思辨、合作與有效表達自己的構想。」
他表示,無論學生如何看待這次營隊經歷,是暑期的一場遊學旅行、一趟科技探索之旅,還是一段啟發未來志向的重要過程,都足以成為人生中一段有價值的記憶。「我希望10年、20年後,他們回想起這段日子,會記得自己曾經這麼努力、這麼勇敢地挑戰世界。」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