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matters報導,加州東南角的帝王灌溉區(Imperial Irrigation District)近日劃出「界線」,呼籲停止將農地轉為太陽能發電場。該區強調,目前已有逾1萬3000英畝肥沃農地被轉為太陽能用途,並敦促帝王縣縣政委員會保護可生產糧食的土地。
帝王灌溉區主席多克斯塔德(Gina Dockstader)在聲明中表示:「帝王谷的身分與經濟根基於農業。太陽能在未來發展中有其角色,但不該以犧牲農地、糧食供應與仰賴農業維生的家庭為代價。這項決議的重點,是要捍衛我們的生活方式。」
這場爭議反映出加州農業界內部日益激烈的辯論。作為全美規模最大的農業州,加州農業年產值達600億美元,但耕地與牧地面積持續減少,引發路線分歧之爭。
加州自然資源廳指出,自1984年至2018年,州內農業用地已減少逾160萬英畝,平均每年流失4萬7000英畝,而且最肥沃的土地減幅最大。都市化(將土地開發為住宅與商業用途)是主要原因,儘管住宅開發近年減緩,導致住房短缺,但農地流失問題依然嚴峻。
此外,勞工短缺、生產成本上升及水資源不穩,也使農業發展面臨危機。加州公共政策研究所估計,近期實施的地下水抽取限制,將導致約50萬英畝農地停產。加上川普政府的關稅與打擊非法移民政策,也為農業產業帶來更多壓力。面對困境,許多大型農場經營者認為,轉為太陽能發電場是經濟上的「救命索」,不但可帶來穩定收益,還符合加州政府淘汰化石燃料的能源政策。
然而,這種轉型卻引發仍欲繼續耕作的農民反彈,例如帝王灌溉區提議暫停新建太陽能場的立場,顯示農業社群內部存在根本分歧。
這場衝突也延伸至加州議會。眾議會第1156號法案試圖修改「威廉森法案(Williamson Act)」,讓面臨水資源困難的農民,即使將耕地改為太陽能設施,也不必繳交高額罰金。
「威廉森法案」於60年前通過,原意是防止都市擴張侵佔農地,農民只要維持土地為開放空間,即可享有地稅減免。1156號法案則提議,在特定條件下允許農民用這些土地發展太陽能發電場。該法案獲得太陽能產業、環保團體、工會與部分大型農場支持。
不過,加州農會與多個家庭農場組織反對。他們警告,幾乎每位農民都能以水資源不穩為由聲請豁免,形同架空原有法案精神。反對者也指出,若大量農地轉為發電場,將重創仰賴農業就業的農村社區。
從政治角度而言,這是場「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戰役。1156號法案進展快速,已通過州眾議會表決,近期可望送交參議會全體審議。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