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武和他自製的潛艇。(取材自央視)安徽馬鞍山一艘由農民打造的潛水艇近日試航成功,引發關注。潛水艇名為「大黑魚」,重逾5噸,下潛深度達8米,推進方式採用電瓶與電動馬達。外形雖簡樸,性能卻不俗。潛艇經多次改進後成功入水,並已取得實用新型國家專利。讓網友驚嘆的是,這艘潛艇從構想到完工,全由六旬村民張勝武歷時多年自學、自製完成,他從材料採購、結構設計到焊接密封全數親力親為,好似「手搓」出來的。
央視新聞報導,張勝武是馬鞍山市含山縣運漕鎮張渡村的村民,早年從事木工、焊工及船運等工作。他在2014年看電視時,受一檔節目啟發,萌生造潛水艇的想法,儘管妻子反對,他仍自行設計結構、購買材料,並在自家碼頭動手建造。首艘潛艇於半年後完工,取得實用新型國家專利,但存在下潛滲水問題。此後他持續改進,2016年又研製水面艇,並取得第二項專利。
張勝武的「第一代」潛艇。(取材自央視)
張勝武又打造第二艘「升級版」潛艇。(取材自央視)報導指出,為造出更穩定的新艇,張勝武投入4萬多元製作升級版潛艇。新艇長7米、高1.8米,內部可容納兩人,艇身底部澆築約2噸混凝土,配置四個壓載水艙以實現上浮與下潛,並透過矽膠、玻璃膠密封提升防水性。該艇排水量約7噸,最低航速達4海裡/小時,已能穩定下潛半小時不漏水,還可倒退行駛,張勝武對此表示滿意。
張勝武認為,發明帶來創造的樂趣與成就感,他仍計畫打造功能更齊全的潛艇。他希望透過親身實踐,啟發更多人嘗試創新,並提升孩子們的國防意識。他說「只有真的嘗試了,實現了,才能知道自己可以收穫什麼。」
張勝武和他自製的潛艇。(取材自央視)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