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假期,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遊人如織,而坐落在市區繁華地帶的大庸古城,不收門票仍門庭冷落。據央視調查,號稱「省重點項目」且耗資24億(人民幣,下同)建成的大庸古城,營業4年累計虧損超10億,甚至瀕臨破產,唯一盈利項目是停車場。原因在於當地為政績而由國企盲目急躁跟進造古城風潮,如今卻淪為爛尾成了「鬼城」。
據央視報導,大庸古城佔地240畝,融合明清建築風格與土家族特色,原定位為張家界十大產業項目與湖南省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達24.43億元。自2021年試營業起連年虧損,張旅集團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淨資產為負3.02億元,僅停車場獲利。198間商鋪目前幾乎全數關閉,營業商戶也未繳租。其所屬的張家界旅遊集團為市管國企,實控人為張家界市國資委。
對於項目失敗原因,張家界市旅遊集團董事長張堅持坦言,當初是跟風「造古城熱」,誤以為複製他地模式即可成功,且市場窗口期早已錯過。大庸古城從2016年3月立項到6月開工僅耗時3個月,前期論證不足導致施工過程邊建邊改、反覆變更,原計畫工期550天最終拉長至近5年,多數設計內容也未落實。此外,項目還被查出報批手續不全、工程超概算與逾期等問題。
大型演藝項目「遇見大庸」投資逾5億元,最高單日觀眾僅349人,現已停演;飛行影院與遊船亦乏人問津,今年上半年僅吸引2300名遊客,日均不足15人。與此同時,距離僅10公裡處的「古庸城」亦為同時期、類似定位的仿古項目,投資17億元、建成至今未營業,與大庸古城形成「雙重爛尾」。
目前,張家界市委市政府已成立債務風險化解專班,推動企業重整。報導指出,大庸古城困境暴露地方文旅建設中「盲目上馬、抄襲複製」的通病,欠缺市場評估與可行性分析,導致人造古城陷入票房與資金雙輸窘境。
大庸古城裡空無一人。(取材自央視)
大庸古城裡空無一人。(取材自央視)
大庸古城在設計之初有198間商鋪,目前這些沿街商鋪處於關閉狀態,門鎖緊閉,屋內也是空置的。(取材自央視)
大庸古城裡空無一人。(取材自央視)大
庸古城項目佔地240畝,唯一盈利項目是停車場。(取材自央視)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