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了一條重磅消息——他說是美國促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停火協議。
但沒多久,印度方面就「打臉」回應:停火根本是我們和巴基斯坦自己談的,美國沒插手。
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在當天的記者會上確認,印巴雙方已經達成停火協議,兩國的軍事總指揮還將在12日繼續對話溝通。他透露,巴基斯坦軍事總指揮是在10日下午3點35分,主動致電印度方面,雙方最終決定從當天下午5點起,全面停止陸海空的所有軍事行動。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也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印巴雙方已同意立即停火。
聽起來好像一切朝著和平的方向走了,但沒想到劇情急轉直下——
就在停火協議生效後不久,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傳來多起爆炸聲,有些地方甚至緊急斷電。印度政府隨即指責巴基斯坦違反協議,稱已攔截一架巴方無人機。
而巴基斯坦這邊也沒示弱,表示在白沙瓦機場附近擊落了一架印度無人機。巴方新聞部長塔拉爾還回懟說,巴基斯坦從未違反停火,是印度媒體在造謠。
和平剛剛開始,緊張又重新升溫。印巴這對「老冤家」的停火協議能撐多久,眼下真不好說。
5月10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出人意料地宣布停火協議,引起全球關注。然而,還沒等人們松口氣,克什米爾就傳來新一輪戰火的消息。
歐美多家媒體當天報道稱,雖然雙方都說「要和平」,但印巴控制線(LOC)和國際邊界卻同時爆發多起交火事件。不僅動用了攻擊無人機、多管火箭炮和遠程火炮,連防空系統也被雙方啟用,互相攔截飛來的目標。
印巴官方互相指責——都說「是對方先違反了協議」。
據巴基斯坦方面通報,他們從賓貝爾、伯爾納拉、Kot Jamal 和查姆布等多個地區展開猛烈炮擊,是在「回應印度的挑釁」。與此同時,巴空軍還派出6架戰機在LOC上空武裝巡邏,隨時准備擊落敵機或摧毀印軍重型目標。
而這場沖突對印度來說可不輕。此前幾輪交戰中,印度損失慘重:7架戰斗機、一套S-400防空系統,還有77架高價進口無人機,總損失高達30億美元。為了「扳回來」,印度竟在停火協議正式生效前30分鐘,突然對巴方發起導彈打擊——精准命中兩座空軍基地。
幸運的是,盡管防空系統反應滯後,巴方這次沒有飛機受損。但根據衛星圖像,努爾汗空軍基地確實被導彈波及,地面設施有燃燒痕跡。另一座空軍基地則更慘,營房被炸毀,5名飛行員不幸喪生,其中包括一名中隊長。
這5位飛行員的犧牲,對巴鐵來說比損失戰機還嚴重。根據俄羅斯和《簡氏防務周刊》的資料,一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訓練成本極高——每年飛行240小時,每小時成本3萬美元,等於一年訓練開銷就超過720萬美元。
換句話說,一名成熟飛行員的「身價」甚至超過一架「梟龍」戰斗機,而他們的損失是幾年都補不回來的。
這場「剛停就炸」的停火,看起來像是一場表面和平、背後暗潮洶湧的煙霧彈。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