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前景混沌不明,许多薪水族纷纷跳出传统职业限制,开始兼职,从事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兼职以增加收入,为万一失业后生活提供更多保障。
据美联社报导,29岁的凯特琳·库西克(Katelyn Cusick)全职工作是视觉陈列师,由于薪资数年未调涨,因此每周利用10至15小时为德国品牌制鞋公司管理社群媒体,同时在Etsy网路商店出售个人画作,库西克坦言:「每天都感觉像新的一天,这就是我开始做副业的最终原因,我只想换换口味,我不想每天都做同样的事。」
教堂山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社会学家拉文内尔(Alexandrea Ravenelle)指出:「薪资停滞不前,通膨加剧,生活成本整体上涨,甚至超过通膨指标,大家纷纷寻求增加收入、为自己增加保障方法。」
甚至有劳工打造「组合式职业」,从事各种不同工作、培养不同技能,就像库西克靠着兼职提升社群媒体行销技能,塔夫茨大学德比创业中心(Derby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at Tufts University)主任陈伊莱(Elaine Chen,音译)指出:「有人会根据个人技能和兴趣发展多项副业,透过多元化收入,实现财务自由。」并建议发展副业最好与个人兴趣有关:「你必须热爱它,一般而言,这是你真正有热情的事。」
31岁曾饱受精神分裂障碍折磨的怀特(Josie White)获得有效治疗后,在盐湖城(Salt Lake City)非营利组织「游民庇护所」(Shelter the Homeless)担任全职募款人,过去一年十场演讲分享与精神疾病抗争经历,其中四场收费;她说:「最终目标是报酬,现在我正为此努力奋斗,情况开始好转了。」
还有纽约州雪城(Syracuse)39岁居民里特(Tom Ritter)失去正职工作后,为配送平台Instacart和Spark送货的兼差收入更加重要,并坦言:「即使每个月多赚数百元也是意义重大,现在依然如此。」
不过拉文内尔以「兼职平台庄家永远是赢家」为由,呼吁劳工切勿过度依赖兼差收入:「以为在家工作、在厨房种植微型蔬菜再卖给高档餐厅,每个月就可赚几千元,不!真正赚钱的是那些卖给你植物生长灯并提供课程的人。」

许多薪水族纷纷跳出传统职业限制,开始兼职以增加收入。示意图。 (美联社)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