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愈来愈多的人选择蔬食,南加一家基金会最近举办蔬食宴,20多道健康全蔬料理,让上百嘉宾大饱口福。华裔义工厨师表示,只要用心制作,蔬食不仅色香味俱全,且营养丰富。更有义工厨师笑称,已从「无肉不欢」,慢慢转变成蔬食主义者。
影音来源:记者邵敏
洛杉矶福智基金会上月举办中秋慈善音乐会,义工们为近140客人准备餐食,提供全蔬料理,包括生菜脆松、紫菜豆包卷、酿鲜菇、杏鲍菇炒丝瓜、芋头酥、冰皮月饼等。
其中一道「藜麦彩虹沙拉」十分惊艳,色彩缤纷,口感更是层次丰富。现场品尝者说∶「酸酸甜甜,多种味道全在一道菜里,好神奇。」烹饪者林秀美(Conie Lin),已做义工长达14年,她笑称,这道沙拉是她的创意菜,「我想做一个营养丰富的蔬食沙拉,想加什么就加什么,慢慢变成我的招牌菜。」
彩虹沙拉以藜麦为主,搭配苹果、地瓜、红椒、黄椒、葡萄干、绿蔬等十多种天然食材,一道菜兼有红、黄、绿、紫各种色彩。「菜色好看,吃得也开心。就这道菜,各种营养成分都够了,吃下去身体舒服,肠胃也轻松。」林秀美说,准备这道菜前期最费工,光是切料就需三、四小时,但她乐在其中。
对比台湾、洛杉矶两地蔬食,林秀美表示,台湾吃蔬人口比例大,取材方便;但在洛杉矶,疫情导致很多蔬食餐厅关门,很可惜。林秀美说她并非全蔬主义者,但吃荤愈来愈少,她认为蔬食营养足够,还能传递慈悲心,也是保护地球的方式,「不忍心让动物变成餐桌上的食物。」
义工卓君(Juno Shuh)从以前的「无肉不欢」,逐渐转变成蔬食为主。她分享经历,参观农场时看到很多动物,「可爱的猪、羊、兔子,它们也有生命,和人一样会痛,害怕被杀。看到动物这么可怜,我就慢慢不吃肉了。」
卓君希望通过蔬食烹饪,向人们传递尊重生命的理念。对美味蔬食,她建议人们学会烹调技巧、并静心品尝,「蔬食真的很好吃,而且健康,品尝者不会觉得单调乏味,反而非常享受。」
虽然蔬食不含肉类,但通过制作,依然能吃到类似肉味的口感。烹饪者把大豆、小麦(如面筋)、豌豆蛋白等植物蛋白通过高温、高压等特殊方式,可制作出接近肉类的嚼劲。通过调味香料,也可达到蔬食肉味的效果,蔬食厨师常用酱油、孜然、香菇粉、烟熏调料、五香粉等香味调配,让蔬菜吃出肉香。
此外,一些天然食材自带鲜味,比如香菇、海带、番茄、发酵豆制品等,富含谷氨酸成分,是天然的鲜味来源,与肉类中的鲜味非常接近。这些食材搭配在一起,也能创造出浓郁、类似肉的味道。林秀美说,她不喜欢仿制肉味,「但对有些人来说,刚从肉食转变为蔬食,更希望食物有肉的味道。」.
洛杉矶福智基金会推广蔬食,在圣盖博市Las Tunas Dr 1151号开设「蔬食爱心烹饪班」,一起学习怎样吃得更健康、美味。

蔬食宴,百位嘉宾大饱口福。(记者邵敏/摄影)
珍珠丸子,卖相、口感都很像肉丸。(记者邵敏/摄影)
洛杉矶福智基金会义工大厨合影。(记者邵敏/摄影)
彩虹沙拉以藜麦为主要食材,搭配十多种天然食材。(记者邵敏/摄影)
义工制作的芒果乳酪口味独特。(记者邵敏/摄影)
义工希望通过蔬食烹饪,向人们传递尊重生命的理念。(记者邵敏/摄影)
蔬食不含肉类,但通过制作,依然能吃到类似肉味的口感。(记者邵敏/摄影)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