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连日高温,23日是24节气的处暑。处暑为秋天第2节气,指夏日暑气将逐渐消退,炎热天气将到此为止,不过台湾天候仍炎热,「秋老虎」迟需发威。中医师指出,秋天燥热之气容易伤肺,秋季养肺为保健重点,建议多吃白色食物,如白萝卜、白菜、高丽菜等食物。
中医师李崇铭指出,中医所指的「肺」除了指生理学上的肺功能之外,还包含了人体水分代谢、呼吸道、身体免疫力,例如皮肤、毛发、鼻腔、咽喉、气管等,皆属于中医「肺」的范畴,民众秋天常觉得呼吸不顺,容易口干舌燥,或是容易干咳,都是因为「秋燥伤肺」影响。受干燥气候影响,处暑前后干咳患者增加,病人喉咙中的痰咳不出来,甚至感觉气喘,中医解读为「燥咳」。
李崇铭表示,咳嗽疾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许多民众一旦适应干燥气候,就不再咳嗽,有些人体质较弱,可能从秋天一路咳到冬天,若轻忽咳嗽、不重视疗养,咳嗽时间恐会更久,严重时甚至会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反覆复发、苦不堪言。中医认为,秋天之气与人体肺脏相通,容易受「外邪」侵害,秋季「燥邪」会影响肺脏,耗损人体津液,导致口干舌燥、嘴唇破裂等症状出现。
中医养生重视「五脏配五色」,李崇铭表示,白色食物具有养肺作用,平时容易感冒、喉咙常会干痒、咳嗽,或支气管及肺部患有疾病者,应多吃性质「偏凉」的白色食物,具滋阴润燥效果,食物选择可选白萝卜、白菜、高丽菜、白花椰菜、洋菇、白木耳、甘蔗,中药材中则可选择杏仁、山药、茯苓、百合、白芍等,一般体质民众都可使用。
不过,白色食物偏寒凉,过敏体质者摄取时应多加注意。李崇铭表示,过敏体质者饮食要着重补足「肺卫」之气,肺卫之气就像人体的保护膜,一旦肺卫气功能下降,对秋燥、外邪抵御能力自然减弱,建议这类民众少吃辛辣、煎炸的热性食物,如鸡排、薯条、韭菜、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调味品,这些食物「助燥伤阴」,容易加重秋燥。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