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s)得主和世界新聞攝影獎提名者掌鏡的「鏡映大灣區:我們看到的未來」圖片攝影展,17日至19日在亞凱迪亞的聖塔安尼塔購物中心舉辦,展覽匯集攝影師們在粵港澳大灣區通過鏡頭反映當地生活風貌的幾十幅作品。
現場擺放數十幅不同主題的攝影作品,吸引不同族裔民眾駐足。廣東廣播電視台副主任歐琳琳表示,世界上有四個叫灣區的地方,美國兩個,日本一個,還有就是中國的粵港澳大灣區,涵蓋廣東、香港、澳門等地,「鏡映大灣區:我們眼中的未來」攝影展,匯聚五名普立茲獎得主和世界新聞攝影獎提名者在內的傑出攝影記者,他們分別是Nick Ut、Irfan Khan、趙漢榮、Michael Nelson和Sarah Reingewirtz。
歐琳琳認為,透過他們的鏡頭,大灣區不僅成為記錄的主題,更成為一幅描繪「未來城市」的畫布。希望借助這些作品,讓大家感受當地魅力。
展覽以六個視角展開:流動、隱密、科技驅動、獨特、韌性與愉悅,每個視角都為認識該城市打開一扇不同的窗口。
華人攝影師趙漢榮表示,很高興再次獲邀,和攝影師朋友們一起去中國拍攝,這次拍攝的主題是他的故鄉,因此格外有意義和親切感。如今在香港和廣東看到的東西,相比他以前居住時變化很大。
書法家孫曉華(右二)和面人師傅時振山(右一)為廣東廣播電視台副主任歐琳琳(左一)和銀視網總裁Billy鐘贈送作品。(記者張宏/攝影)
17日的開幕式上,廣東廣播電視台副主任歐琳琳(前排左四)中國駐洛杉磯總領事館新聞領事夏凡(前排左五)和文化領事柴贇(前排右四)、亞凱迪亞市議員鄭博仁(前排左一)、銀視網總裁Billy鐘(前排左三)、前加州參議員夏樂柏(Bob Huff)和哈福智庫聯合創始人何美湄(Mei Mei Huff)(前排右五、右六)及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營銷總監Daniel曹(前排右三)等出席剪裁儀式。 (記者張宏/攝影)
現場展出數十幅不同主題的攝影作品,吸引不同族裔的民眾駐足欣賞。(記者張宏/攝影)
由普立茲獎得主和世界新聞攝影獎提名者掌鏡的「鏡映大灣區:我們看到的未來」圖片攝影展17日至19日在聖塔安尼塔購物中心舉辦。(記者張宏/攝影)
「鏡映大灣區:我們眼中的未來」攝影展匯聚五名普立茲獎得主和世界新聞攝影獎提名者在內的攝影記者拍攝的大灣區。(記者張宏/攝影)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