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Matters報導,每年夏季,加州內陸動輒飆破華氏100度的高溫,不僅威脅勞工健康,更引發一場橫跨政界、勞工與企業間的激烈角力。正在等待州長紐森(Gavin Newsom)簽署的眾議會法案AB 1336成為近期焦點,支持者稱此法將為高溫導致的勞工傷病提供保障,反對者則警告恐衝擊雇主負擔與現行制度。
AB1336主張,一旦勞工因高溫中暑或受傷,若雇主未遵守州政府既定的防熱安全標準,將自動推定該員工有權獲得「勞工賠償金(workers』 compensation)」。這意味著雇主若防護措施不足,將須承擔直接法律責任。
然而,紐森是否簽署仍存變數。去年,他曾否決幾乎相同的參議會SB 1299法案,理由是:「氣候變遷確實造成極端高溫,農場工人需要更強保護,但在勞工賠償制度中設立高溫疾病推定,並非達成目標的有效途徑。」
加州早於20年前因多起農工高溫致死事件,促使時任州長史瓦辛格政府頒布防熱新規,要求雇主在高溫時期提供乾淨飲用水、遮蔭與有薪休息時間。然而,美國聯合農場工人工會指出,加州職業安全暨健康局長期人力不足、管理鬆散,導致規範執行成效不彰,勞工中暑、甚至死亡案例仍屢見不鮮。
7月,州審計長帕克斯(Grant Parks)發布報告,直指職業安全暨健康局人力短缺、監管不力,強化了工會要求立法加強責任的主張。法案支持者表示,除補償受害勞工外,藉由加重雇主賠償壓力,也能促使企業更嚴格遵守防熱規範。
除了戶外工作者,職業安全暨健康局去年也通過新的室內防熱規則,適用於倉庫等密閉場所。當室內溫度達華氏82度(約攝氏27.8度)時,雇主必須提供相應防護措施,包括休息、通風與補水。
隨著氣候變遷導致高溫事件頻繁,職場防熱已成全美議題。部分聯邦機構正考慮制訂全國性防熱保護準則,各州也在觀察加州的立法成果。
根據麻薩諸塞州勞工賠償研究所(WCRI)最新報告,加州自2000年代中期施行防熱政策以來,高溫相關傷病率顯著下降。研究指出,建築業傷害減少15%至17%,農業減少24%至27%,運輸業減少19%至25%,其中,在氣溫超過華氏95度時效果最明顯,年輕勞工受惠最大。
報告亦指出,過度高溫不僅導致中暑、脫水,還會削弱勞工判斷力、增加操作機械時的事故風險。熱相關疾病在高於華氏95度的日子發生率為平日的11至18倍,佔所有高溫傷害的20%至25%。
加州議會推動立法,為高溫導致的勞工傷病提供保障的AB 1336法案,正等待州長紐森簽署。圖為在高溫下正作的勞工。(美聯社)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