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第四區市議員殷嘉立(Joe Engardio)罷免選舉,在17日晚公佈首輪開票結果,支持罷免方以64.65%的選票取得絕對優勢,反對方僅為35.35%。雖然首輪僅有3成選票計入,但手握巨大優勢的罷免陣營當即宣佈罷免成功,結束了日落區長期政治分裂的局面。
殷嘉立承認敗選,但仍表示要慶祝。「我作為市議員的時間要比預期短一些,我接受選舉結果,但我們仍然可以慶祝,因為我們站在了歷史的正確一面。日落沙丘(Sunset Dunes)是場勝利。」
罷免方領袖、長城五金老闆周紹鋆(Albert Chow)告訴本報,「新的繼任者必須重新團結起日落區。」他說,「殷嘉立所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也是一個民選官員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分裂他的選區。選舉結束了,我們應當平和地開啟談話。」
市長羅偉(Daniel Lurie)在當晚發表聲明,感謝殷嘉立的服務和奉獻,以及第四區選民的發聲。他將有權決定殷嘉立的繼任者,分析指出市長的任命將對舊金山的政治格局產生長遠影響。
繼任者至少會擔任到明年夏天,屆時日落區選民將在市府的下一場選舉中再次投票。舊金山紀實報分析稱,羅偉有機會在此次人事安排中安插一名在市議會的盟友,而如果被任命的人能在選舉中獲得廣泛支持,可能會長期坐穩席位。反之,如果候選人不受選民青睞,或決定不參與選舉,他可能被取代為一名反對市長議程的人選,從而影響市議會的權力平衡。過去一年,市議會的政治氛圍已逐漸轉向溫和派,這對身為溫和派民主黨人的羅偉來說是一大助力。
根據市府規定,殷嘉立的議席要在選舉結果獲市議會決議確認後10天才算正式出缺。法律並未設定市長必須在何時完成任命。
作為導致此次罷免運動的原爆點,反對永久封閉海傍公路(Great Highway)將是繼任者的必備資質。殷嘉立支持2024年通過的K提案,將該路段改建為「日落沙丘」公園,儘管該提案得到全市選民的多數票,但在受影響最大的第四區以及第一區的本地選民中,反對聲浪佔主導,這直接觸發罷免運動。
由於日落區居民多為亞裔,外界猜測羅偉也會任命一位亞裔,或至少與華人社群有深厚關係的人士。
舊金山紀事報報道,與羅偉理念相近的中間派組織Grow SF已經開始物色接班人。該組織與約40人對話,並計畫向市長辦公室遞交20位「經過詳盡研究」的候選人名單,並推薦其中幾位「非常優秀」的人選。
周紹鋆是罷免運動主要的推動者之一,他表示「有許多人在運動過程中鼓勵他參選」,因此決定參與競爭。他說:「我希望羅偉成功,但我也希望日落區成功。如果這兩者能結合,那會是最好的傳承,我認為我能幫助他做到。」不過他也承認「市長選擇他人的機率很高」。周紹鋆說,如果羅偉任命的繼任者「缺乏日落的根基」,他可能會在明年選舉中親自出馬挑戰。
另一個潛在人選是日落夜市籌辦團隊的發言人艾艾瓦奧(Rob Aiavao),該活動將於9月26日舉行。艾艾瓦奧曾任現已解散的中間派組織TogetherSF的職員,自稱第四代舊金山人,並以「AAPI社區行動者」身分活躍。他表示若市長邀請,他願意出任,但強調自己有年幼子女,還需與妻子討論是否合適。
前市議員馬兆明(Gordon Mar)在2022年曾被殷嘉立擊敗,外界一度猜測他可能藉機復出。不過馬表示「沒有計畫參選」,但強調要確保日落區能選出「真正代表基層家庭」的議員。
曾競選州眾議員、華裔選民教育委員會執行主任李志威(David Lee)則坦言「願意被考慮」,但他目前居住在列治文區,尚不符合資格。不過他透露自己和妻子正考慮縮小居住規模、搬往日落,並提到去年參選州眾議員時在日落獲得數千張選票。「支持者問我是否會參選,我當時回答:我現在不住在日落,」李說,「但這可能會改變。」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