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杉磯縣一名兒童因麻疹併發症死亡、全國麻疹併發症死亡達三人後,洛縣公共衛生局11日敦促民眾和孩子及時和按時接種麻疹疫苗,預防後患。
截至9月9日,全國今年共通報1454例麻疹病例,大多分布在德州、新墨西哥州、堪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加州也有。大多數病例未接種疫苗或疫苗接種情況不明。其中12%的病例需要住院治療麻疹併發症或隔離,另有三例不幸死亡。洛縣到目前為止共有八例感染,感染者四人為洛縣居民,四例為非洛縣居民。
洛縣公衛局表示,洛縣一名因麻疹併發症死亡的居民為學齡兒童,在嬰兒時期感染了麻疹,當時尚未達到接種麻疹疫苗的條件。多年來,美國出生的嬰兒通常建議在12至15個月大時接種麻疹疫苗。
公衛局表示,儘管該兒童從最初的麻疹疾病中康復,但最終患上了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SSPE),並死於該疾病。SSPE是一種罕見但普遍致命的併發症。 SSPE通常在初次感染麻疹後兩到十年內出現,患者看起來已經完全康復,但神經功能逐漸喪失且惡化,目前尚無治癒方法或有效治療方法。
兒童通常在12至15個月大時接種第一劑MMR疫苗(能同時預防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的混合疫苗),並在四至六歲時接種第二劑。六至11個月大的嬰兒如果要國際旅行,行前應接種一劑MMR疫苗。
洛縣公衛局發言人Muntu Davis醫學博士表示,六個月以下的嬰兒由於年齡太小無法接種疫苗,他們依靠母體抗體和群體免疫來降低接觸風險。接種疫苗不僅可以保護自己,還可以幫助弱勢族群(包括嬰兒、孕婦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免受感染。
公衛局敦促民眾檢查自己和家人的免疫接種紀錄,以確定都已接種麻疹疫苗。先前未感染過麻疹或未接種過麻疹疫苗的人無法預防麻疹病毒,應諮詢醫療保健提供者,以了解是否需要接種MMR疫苗;高風險族群,尤其是為接種疫苗的孕婦或頻繁接觸嬰兒者,應盡快聯繫健保提供者,以獲得指導和後續措施。
麻疹的常見症狀包括發燒(通常超過38°C)、咳嗽、流鼻水、眼睛發紅流淚,三到五天後出現皮疹,通常從臉部開始,然後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麻疹很容易透過感染者呼吸、說話、咳嗽或打噴嚏時在空氣中傳播,即使感染者離開後,病毒仍可在空氣和物體表面停留數小時。更多信息,可訪問ph.lacounty.gov/measles。
全國麻疹感染抬頭,洛縣公共衛生局11日敦促民眾和孩子及時和按時接種麻疹疫苗,預防後患。(聯邦疾病防治中心)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