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14日宣布,增強型旅客處理(EPP)技術,已在洛杉磯國際機場(LAX)國際航站樓和7號航站樓投入運營。該項LAX與CBP的合作,經歷今年6月開始的暑期國際旅行高峰的實際操作和檢驗,為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做好準備。
這項以生物辨識為入境身分檢查的技術,聚焦減少美國公民從國外返美時的入關檢查等待時間。此新系統僅對美國公民開放。整個識別流程只需幾秒。數月來的實驗證明,美國公民入境洛杉磯國際機場的過關等待時間,減少25%。
洛杉磯國際機場是全美第一批部署EPP的大型機場之一。作為全國處理國際入境旅客最繁忙的單一航站樓,LAX B國際航廈(Tom Bradley International Terminal)僅在2024年就處理近1040萬人次入境旅客。
EPP利用先進臉部比對技術和生物辨識軟體,提供非接觸式、快速且安全的入境體驗。當美國公民抵達檢查區時,CBP官員操作的自動捕捉攝影機,會使用生物辨識臉部比對技術拍攝其照片。幾秒鐘內,系統會將即時影像與CBP已保存的照片進行比對,驗證旅客的身分,進行執法審查,並建立過境記錄。
CBP和LAX均認為,此項技術改善旅客入境體驗,海關人員無需專注客人的安檢,使得整個入關過程更人性化,而且安檢的準確率和效率也提高,執法人員能夠更專注與旅客的互動和高風險旅客。
CBP洛杉磯港主任Oñacars表示,雖然該流程高效且無需接觸,但CBP官員仍會在現場指導乘客,並在安檢過程中的任何環節為他們提供幫助,同時還會記錄海關申報並解答疑問。任何不願參與EPP流程的乘客,都需通知官員,然後他們才能按照標準入境流程辦理手續。
LAX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將EPP技術部署到2號航站樓。
海關暨邊境保護局增強型人臉識別旅客處理技術,已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國際航站樓和7號航站樓全面投入運營。(海關暨邊境保護局提供)
海關暨邊境保護局增強型人臉識別旅客處理技術,已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國際航站樓和7號航站樓全面投入運營。(海關暨邊境保護局提供)
海關暨邊境保護局增強型人臉識別旅客處理技術,已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國際航站樓和7號航站樓全面投入運營。(海關暨邊境保護局提供)
海關暨邊境保護局增強型人臉識別旅客處理技術,已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國際航站樓和7號航站樓全面投入運營。(海關暨邊境保護局提供)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