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矽谷核心的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研究所(GSB)以全球頂尖工商管理碩士(MBA)項目聞名。然而多名在讀學生近日向專業教育媒體Poets & Quants直言,學院在教學內容與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之間存在明顯脫節,課程設計未能跟上時代,恐影響畢業生能力與學位聲譽。
有學生指出,第一學年的多門課程仍沿用多年不變的作業與考試,但現今AI工具已能快速完成,甚至在部分課堂中,「考試全班平均分高達99分」,顯示評估內容已失去意義。「我們學的不是程式設計,而是如何向ChatGPT下指令。這不是大家對史丹福MBA的期待,AI正在稀釋學位價值。」
部分教授如數據與決策科學的巴亞迪(Mohsen Bayati )已嘗試將AI納入課程,但更多教師未調整教學與評分方式,導致學生體驗落差極大。學生批評,GSB缺乏全校統一的AI教學方針,「目前像是各教授各自為政」。
他們呼籲學校停止「以季度為單位的微調」,改採多年規畫,並建議在暑假舉辦跨校論壇,與芝加哥布斯、哈佛商學院、沃頓等同行探討如何與AI共教,借鑑他校的彈性課程與學術導向,減少依賴AI的「捷徑式」學習。
除學術外,部分學生還認為GSB對職涯轉型者支援不足,特別是在傳統大企業與競爭產業的實習招聘上。史丹福秋季學期比哈佛等同業晚近三周開學,被指錯失秋招黃金期。
不過,校方日前已經回應稱,這一批評已過時約兩年,現已允許提前招聘,並在暑假安排多場虛擬職涯啟動會議,為新生迎接招聘季做準備。
一名華人學生近日也在中文社媒平台發聲,表示自己在入讀史丹福商學院MBA之前已經在職場打拼六年,對於來到AI技術發展核心的矽谷就讀原本非常期待。豈料入讀後發現教授在課堂上更著重於講授AI技術的架構,對於如何在商業實踐中落地方面的內容完全沒有涉及,感到和職場現實非常脫節。
另一名在灣區科技公司工作的畢業MBA學生則認為,MBA課程的目的原本就是職涯提升,而不是學習具體的技術。相對於掌握AI技術,更重要的是掌握AI技術應用的策略。尤其像史丹福這樣的頂級商學院,所提供的無與倫比的校友平台和豐富人脈才是其真正的含金量所在。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