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C News報導,抹茶近幾年成為美國飲料的新星,但這股喝茶替代咖啡的風潮卻面臨威脅,除了抹茶必須在日本製成才算真品,面臨諸多因素挑戰的抹茶進口,2025年年中終於出現「抹茶荒」。
探究日本抹茶缺貨的原因,長期來說,一是耕地少,二是茶農老化導致人數愈來愈少。短期來看,則是今年春夏,日本面臨極端高溫,連北海道都出現攝氏38度紀錄,導致茶葉收成減少20%至30%;另一個則是美國關稅的不確定因素,未來面臨15%稅額的抹茶,價格恐怕只漲不跌。
「Urban Matcha」2023年在拉斯維加斯開幕,當時訂抹茶粉就要等一至兩個月。現在呢?創辦人兼總經理Alfred Chan說,至少六個月起跳。至於價格,支付公司Square的統計是,現在的抹茶拿鐵一杯已要6.15元,去年同時只要5.84元。
除了上面提到的因素,新冠疫情之後,日本旅遊升溫也是原因之一。日本政府統計,2024年全年訪日旅客達到破紀錄的3690萬人次,離境時多半都會帶點抹茶,因為境內需求增加,部分茶店已開始限購,外銷量自然減少,因此出現訂單耗時愈來愈久的現象。
深究長期因素,國際日本茶協會的統計,2000年至2020年間,80%的茶農都歇業或退休了。加上日本可耕地本來就不多,且願意種植、製造抹茶原料「碾茶」人也不多,抹茶的供應量自然難以提升。
Mizuba Tea Co.是一家線上銷售抹茶的公司,其總經理兼執行長普維斯(Lauren Purvis)說,她們兩、三年前還擔心,美國人不愛喝抹茶,但現在幾乎每個人都喝抹茶,因為相對健康、養身,但是日本卻滿足不了那麼高的需求。
普維斯描述,她們往往拿到1000罐的貨,然後「咻」的一聲全都賣完了。在紐約與洛杉磯都開店的抹茶店Kettl狀況也差不多,創辦人Zach Mangan告訴NBC News,他們最近剛進了200罐茶葉,16個小時內就賣光了。
除了供應量,還有價格。Zach Mangan說,產地供應價格今年已是去年的兩倍,加上15%關稅,恐怕不得不漲價了。如果只是關稅,沒有供不應求導致的價格上漲,他們還應付得過來,但兩者交互影響導致成本難以拿捏。
茶樹在公元8世紀從中國傳到日本,但直到13世紀才出現本土茶業。不過,抹茶道卻愈來愈受歡迎,現今已與煎茶道並稱了。但是抹茶的產製與沖泡相當複雜,摘採前茶樹必須遮蔭,摘採後必須蒸青,才能飽含茶氨酸、顏色更加翠綠。沖泡時,還需要遵守規律,包括以茶筅依特定的方式攪拌。
但對美國人來說,抹茶除了健康,可以降血壓、抗發炎,翠綠的顏色更是討喜,經過這幾年Instagram、TikTok網紅的推廣,愈來愈多人喜歡吃抹茶冰品、甜點,還有很多人非抹茶不喝。
當美國人因為價格減少吃麥當勞或Chipotle時,市調公司Technomic卻發現,飲料需求今年可望成長4.5%,抹茶自然是其中之一。支付公司Square食品飲料部門的主管Ming-Tai Huh就認為,即便抹茶產品的價格上揚,喜歡抹茶的消費者還是願意埋單。
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圖為抹茶的器具。(美聯社)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