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是否會搶走你的工作?微軟最新研究指出,答案取決於你的職業性質。這項研究針對2024年超過20萬筆Bing Copilot用戶的匿名對話進行分析,試圖回答一個重要問題:哪些職業最容易被生成式AI(如Copilot)影響?
Bing Copilot是微軟整合於其搜尋引擎與Office軟體中的AI助手,能協助用戶撰寫文件、生成摘要、回答問題、規劃日程等。該研究即是透過分析用戶與Bing Copilot的實際互動內容,觀察哪些工作活動最常被AI協助完成。
根據科技新聞網站GeekWire的報導,研究團隊根據美國政府的職業分類系統,將對話內容與實際工作活動進行比對,為每一類職業計算出一個「AI適用性評分」(AI applicability score)。評分越高,表示該職業與AI能力重疊越多,潛在受影響程度越大。
結果顯示,與知識處理、溝通協作相關的白領工作風險最高,特別是翻譯人員、歷史學者、作家、新聞記者和編輯、公關專員、技術寫手及客服代表等職業,在AI評分中名列前茅。此外,推銷員、票務人員、電台主持人與政治學者等也被列為高風險族群。
相較之下,倚賴體力勞動、實地操作或機械技能的工作,目前仍難以被AI取代。像是水泥工人、鐵路維修技師、輪胎製造工、瓦斯壓縮站操作員、建築打樁機操作員、洗碗工、外科助手、按摩師、消防隊長及眼科醫療技術員等職業,在AI評分中屬於低影響類別。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分析不同於過去的理論模擬,而是根據實際AI使用情境所建立,因而更能反映當前技術與職場的真實接軌情況。然而,他們也強調,這些數據僅顯示AI與工作內容的功能重疊,並不等於工作會立即被取代。
「我們衡量的是AI與工作活動的能力重合度,但真正的變化還要看各行各業如何調整其職責內容來因應AI的進展。」研究報告寫道。他們舉例指出,ATM問世後,銀行櫃員並未全面失業,而是轉型為進行更多客戶服務與銷售的工作。
此外,AI的崛起也可能催生全新的職業類型,對於如何應用、監督與調校AI的專業人才需求也將隨之上升。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