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外匯管制、手續費負擔和額度限制等原因,許多南加華人選擇私下換匯。然而,這也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近日,一名南加華人便成為詐騙受害者,遭遇換匯陷阱,除兩頭空的美元與人民幣外,還捲入詐騙案,最終不得不親自飛回中國配合調查。
住在南加州的留學生小李,臨近畢業準備回國,決定處理家中的二手家具。這時,他遇見回收二手家具的華人Stanley(化名),Stanley得知小李手中有不少美元現金,便主動提出協助小李換匯,承諾將人民幣匯入小李在中國的銀行帳戶,但要求只收美元現金。小李沒有多想,便將2萬美元現金交給Stanley進行兌換。
然而,這筆交易未如小李所願順利完成。與此同時,另一位劉女士,有意購買小李的汽車,便通過中國的銀行帳戶,將人民幣匯款給小李。由於每次匯款限額規定,劉女士不得不分批轉帳,前兩次順利完成,但當她嘗試進行第三筆匯款時,發現資金無法轉出。隨後,劉女士收到來自中國方面機構的短信,提醒她可能遭遇詐騙。
劉女士的短信,分別來自中國的國家反詐中心和銀行,提醒她可能遭遇「其他類型詐騙」,並表示為保障資金安全,她的帳戶被臨時監控,資金被凍結。隨後,劉女士還接到來自當地公安機關的電話,表示她涉嫌詐騙。經過多番思考,劉女士覺得小李的帳戶,可能出現問題。
在接到劉女士提醒後,小李發現他的銀行帳戶也被凍結。經過與銀行確認,小李得知帳戶被系統封禁,並且會在48小時後進行解封處理。如果未能解凍,則有可能是公安機關或司法機構參與封禁。小李說,他並未涉任何債務糾紛,被封禁的唯一可能原因,是兌換的人民幣來源存在問題。
經過與銀行及公安機關的聯繫,小李得知來自浙江、貴州和廣東三個地方的公安刑偵大隊,都通報稱他的銀行帳號涉嫌與詐騙有關,因此該帳戶被封。最終,小李本該換取的人民幣未能入帳。公安機關表示,部分涉案帳戶的受害人已經報案,但案件細節無法透露。小李推測,兌換人Stanley可能在兩頭進行換匯詐騙,但這個Stanley早已消失無蹤。
最終,小李不僅失去2萬美元現金和換來的人民幣,還因涉嫌詐騙,而被要求親自到中國配合調查。他已經購買回國的機票,希望能盡快解決此事。與小李進行轉帳的劉女士,則因涉該案,所有銀行帳戶被凍結15天,她只能依賴家人先行墊付信用卡欠款費用,等待解凍。
華人私下換匯遇到騙子的事件屢見不鮮。許多華人曾在社交媒體分享類似經歷。根據網友反饋,騙子通常會先進行人民幣入帳,然後要求提供美元現金。然而,一旦人民幣匯入中國的銀行帳戶,便會遭遇凍結,最終資金被退回。令人擔心的是,報案遇到詐騙和提供私下換匯的,可能是同一夥人,屬詐騙分子集團作案。
此外,有些騙子會以租房、購車或回收二手家具為幌子接近受害者,然後取得信任,再詢問對方是否有換匯需求,從而進行詐騙。
華人私下換匯屢傳詐騙,宜小心。(取材自Unsplash)
劉女士收到的來自國家反詐中心和銀行短信,提醒她可能遭遇「其他類型詐騙」類詐騙。(圖/劉女士提供)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