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大多數校區採用「學季制」(quarters)的學習時段模式,現今正研究是否改為「學期制」(semesters),而柏克萊加大和麥賽德加大已採用「學期制」。不過,這項改制考量引來爭議,支持者認為能令學生有更多時間消化所學,但亦有擔憂新制或須耗資數以億計美元。
據了解,學季制和學期制的主要分別是,學季制全年有三個學期時段,每個時段為期約10星期,學習進度較急;學期制則只有兩個學期時段,每個時段為期多於10星期,學程較緩,學生可以深入學習。
約60年前,加州大學的校區由原先實行的學期制,改為學習節奏更快的學季制,讓學習時間更密集,學生可修習更多短期課程,從而收取更多學生,以應付當時嬰兒潮世代前所未有的入學人潮。
然而,現今的學季制基本上已成歷史。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數字,全國只有約50個校區採用學季制,遠少於1990年代中期的接近150個。
加州大學曾是學季制的最堅定維護者之一,大多數校區採用學季制,只有柏克萊加大及麥賽德加大採用學期制。然而,加大正在考慮由學季制,改以學期制為主軸。
加大一個工作小組正在研究轉向學期制及混合制的可能性,評估重新安排註冊及課堂排程對學生成績和財政帶來的影響。該工作小組預計於本月公布最新報告,並在秋季向加大整體系統教務長、學術會議主席及學術規劃委員會提交研究結果。
改制的優缺點帶來爭議。反對者指出,有些校區提供系所、學院和學校之間的聯合課程或教授職位,本科生採用學季制,有些研究生院則採用學期制,這會帶來混亂。
改制亦可能影響學生表現。《美國經濟學期刊:經濟政策》(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2022年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分析了數百所高等教育院校的數據,發現短期內改行學期制會降低學生的畢業率、成績表現,以及延長在學時間。
另一最大缺點是增加成本。考慮到課程、諮詢、領導、溝通、營運支援和資訊科技方面因轉制而改變,估計耗資高達2.88億至3.71億美元。
然而,有支持的教師指出,改制令學生有更多時間消化所學。戴維斯加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教授Qingzu Yin說:「如果你打開任何學科的任何教科書,你會發現幾乎沒有書的章節在10章或之內,通常是15至20章。因此,在學季制下,教師們只能縮減內容,或將多個章節合併在一周內教授。這樣,學生要麼『營養不良』,要麼在10周內攝入過量信息,卻沒有多少時間完全消化。」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