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佔美國蔬菜、核果產量的四分之三強,2023年的營收接近600億美元。但是這個美國糧倉卻面臨缺工危機,因為總統川普的驅逐非法移民政策,與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無孔不入的搜捕,導致許多移工不敢上工,缺工嚴重的農場,甚至少了八成的工人。
衛報報導,泰特(Lisa Tate)是加州范杜拉縣的第六代菜農,她說農地裡的工人減少了70%,七成的工人不來,代表七成的農作沒人手採,一兩天就會爛掉,而且多數美國人不願意下田,下田的又僅能糊口,現在恐怕是加州農業的轉捩點。
大洛杉磯以北的廣大農地,從范杜拉縣一直到中央山谷,每年產出數十億美元的農產品,絕大多數都靠無證移工手工摘採。但是近日接受路透採訪的農民、工頭、移工都說,移民掃蕩使大家都不敢上工。
言下之意是,採收期的蔬果,很大部分會因為無人摘採而腐壞。
要求匿名的墨籍工頭說,他負責的草莓園本來有300個工人,但受訪當天只到了80人;另一個農場的工頭則說,應到80人,只來了17個,少了近八成。
雖然多數經濟分析師與政治策士都知道,美國的農工很多都沒身分,但大量驅逐只會嚴重衝擊食物供應鏈,與農業各州的經濟。
川普先前雖在自家的「Truth Social」上貼文,稱他們(移工)留下的職缺很難取代,因為他們雖然不是公民,但都是好員工,移民官的行動已經造成傷害,並承諾會加以改善。不過衛保指出,更張易轍目前只聞樓梯響。
共和黨籍的國會預算處(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前處長荷茲-艾金(Douglas Holtz-Eakin)指出,美國80%的農工都不在美國出生,其中半數非法入境,但是失去這批工人將大幅增加消費物價。
接受路透訪問的四名移民農工中,兩人無證。54歲的那位,在美國當農工已經30年,也成家育子了。他說,多數同僚都不敢再上工,因為一出現很可能就再也見不到家人了。
另一位則說,他們本來每天起床就已經很怕了,日曬高溫非常恐怖,現在還多了一樣,可能回不了家,所以「不上街就不會惹到麻煩」,因為被逮的人一定會被遣返。
不過,五個倡議團體仍告訴路透,許多農工為了生活,還是得冒著風險下田,因為不工作就沒飯吃。通常的情況是,剛被搜過的幾天,人數會大減,風頭過去後,人數就會慢慢回升。
其他一些「避險」的辦法則是,搭乘有證者的車上工,或是派身分合法的小孩去買菜。
研究機構「牛津經濟」(Oxford Economics)的美國經濟首席學者亞羅斯(Bernard Yaros)也說,美國出生的第二代,也不會去補移工的職缺,因為無證移民做的工大為不同。
加州中部的農名泰許(Greg Tesch)說,連合法移民都不敢上工,因為根本不知道誰是移民官的目標,一聽到「ICE」就得跑。但問題是,他說,附近田裡的甜椒陸續成熟,兩三天不採就會曬傷或過熟,「我們需要人手」。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