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灣區僑界人士、來自南北加州的世界日報員工,3日在灣區百齡園追思世界日報舊金山社、洛杉磯社前社長蘇民生,惜別世界日報員工心目中的「永遠的社長」。
美國世界日報執行董事李德怡在追思儀式上,感念蘇民生一生服務台灣聯合報和聯合報系在美國的世界日報,作出巨大貢獻,真正是鞠躬盡瘁。
蘇民生的長女蘇明敏說,爸爸曾告訴她,一個人不會永遠在台上,在台上時,盡量去做份內應該做的事,下台後就會問心無愧。
蘇明敏說,爸爸1961年開始在聯合報服務,做了一輩子,共45年,「我也在做我的第一份工作,現在進入37年。」「爸爸現在在天堂,泡了一杯好茶,也許還點了一根菸,或者還在看世界日報。天堂也有世界日報。」
世界日報舊金山暨洛杉磯社社長於趾琴說,蘇社長實踐了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的三個目標:華人與故鄉的連接;華人與華人的連接;華人與主流社會的連接。「蘇社長的精神、風範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矽谷創業家、慈善家龔行憲說,1995年是華裔參政萌芽時期,世界日報一直支持華人參政、支持他們成立的「矽谷選民教育中心」、鼓勵華人投票。現在南灣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華人擔任市議員、市長等民選官職,東灣有城市也有這種現象。龔行憲認為,蘇社長服務社區的理念,使世界日報也為華人參政打下基礎。
世界日報前總主筆陳世耀說,蘇社長非常尊重文人,當年撰寫世界日報舊金山社「金山人語」的主筆,就是聚名家名筆於一堂。蘇社長「尊重專業,充分授權。蘇社長繼承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先生『文人辦報』的優良傳統,他充分授權編輯部新聞報導和評論的方向,不對編輯方針和新聞取向輕易表達看法。」
世界日報舊金山社前總編輯陳裕如,把蘇社長一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61年受王惕吾先生知遇而進入聯合報服務,從此全身心投入,至1996年創辦人逝世,共35年;第二階段,創辦人去世後,蘇社長「失去定海神針」,但他在世界日報努力不懈,不改初衷,使得世界日報「依然茁壯成長」。第三階段,退休後,從絢爛歸於平淡,「慢慢放下了對過去的執念,找回了自己,恬然自適,非常了不起。」
國民常中央評議委員趙川三從另一個角度回憶蘇社長,說蘇社長喜歡打麻將、擅打麻將會贏錢,更擅長在結束時,把贏來的錢「輸」給當天輸錢的搭子。
世界日報舊金山社前採訪主劉開平回憶蘇社長生前對他的關心和愛護,表示「未來和社長天上再聚」。
蘇民生生於1936年,1961年進入台灣聯合報服務,在聯合報系和報系在美國的世界日報服務45年。2005年,蘇民生從世界日報退休,定居舊金山灣區。2025年6月20日逝世,享耆壽90歲。
追思儀式採佛教儀式,儀式開始和結束時,佛教信眾頌讀了「心經」。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