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6月發生兩起遊客自拍損壞展覽藝術作品的事件,美術館和博物館紛紛祭出嚴格的看展限制,卻可能讓年輕遊客敬而遠之。
周刊報導(The Week)雜誌報導,義大利佛羅倫斯(Firenze)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館內一幅18世紀的肖像畫6月21日遭一名男子撞破,畫像主角的腿部破洞,引起藝術界譁然。
烏菲茲美術館隨後對遊客祭出嚴格的自拍禁令,館長韋爾德(Simone Verde)表示,來美術館「製作表情包或自拍上傳社群媒體」的人數「猖獗」,美術館制定相應限制措施,以維護「文化瑰寶」。
在烏菲茲美術館事件之前,義大利維洛納(Verona)馬費宮博物館(Palazzo Maffei)6月上旬發生一對男女偷坐藝術家波拉(Nicola Bolla)設計的水晶椅,女子拍照時假裝坐上椅子自拍,而換男子拍照時,他坐上椅子的瞬間,椅腳崩壞解體。
每日郵報(Daily Mail)記者奧利維亞‧奧胡森(Olivia Allhusen)寫道,前述兩起事件都被攝影機拍下,凸顯遊客的行為不當,而義大利當局對這類「汙損和褻瀆古蹟」或造成「公眾困擾」的人感到「震怒」。
英國評論員莫裡森(Richard Morrison)投書「泰晤士報」(The Times)寫道,大多數失序行徑可歸咎於普通遊客的「無知」,但即使是無心之過,後果也不亞於「蓄意破壞行為」,且「這種粗魯的行為不僅限於義大利」,全球各地博物館都擠滿更熱衷於「自拍」,而非「欣賞藝術傑作」的遊客。
許多人認為,逛博物館的自拍行為「缺乏藝術欣賞品味、無知,甚至有點自戀」,部分博物館已「全面禁止自拍」。
藝術新聞「MuseumNext」撰稿人芮貝卡‧卡爾森(Rebecca Carlsson)則表示,在大師傑作前自拍已成為「21世紀生活中,無可避免的一環」,若以負責任的方式進行,可謂「與展品互動、有趣、無傷大雅的方式」,甚至能提升部分遊客的看展體驗。
部分畫廊和博物館試圖透過「自拍友善」的措施來「吸引年輕族群」,以免嚴格禁令「嚇退遊客」。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記者切莉亞·瓦爾登(Celia Walden)寫道,嚴格規定「可能疏遠核心客戶」,不妨鼓勵遊客「尊重」館方的「文化瑰寶」。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