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炖牛肉看似「把食材全丢进锅里」的一道家常菜,但即使是最家常的家常菜也需要精心准备,其中暗藏许多秘诀。
烹饪专家指出,炖煮料理的美味关键,不只在于食材本身品质,更在于加入的比例与时机,像胡萝卜等蔬菜若切得太小或过早入锅,最后容易煮得过于软烂而失去口感,同样地,若未将牛肉煎至表面金黄就直接下锅炖煮,也会流失风味。
炖煮牛肉当然需要一些脂肪,因为脂肪能增添风味,且有助于牛肉呈现诱人的光泽和浓醇的口感,然而炖煮牛肉所有秘诀,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就是「修剪脂肪与调整牛肉块形」。
适合炖煮牛肉的部位包括脂肪含量高的牛肩肉、牛小排和牛腩等部位,因为富含胶原蛋白,在细火慢炖过程会转化为明胶,赋予炖菜所需的浓郁口感,而且适量脂肪能够增添香气,使汤汁更为浓郁。
这些部位虽然能为炖牛肉带来厚实口感,但外层常附着大片硬脂肪,或在肉中夹杂较大脂肪块,因此适度修剪多余脂肪,可避免炖菜过于油腻,同时仍能保留足够风味。
虽然家常炖牛肉不需要切得工整,但仍需要将牛肉切成大小大致相同的肉块,烹饪专家建议,最好切成直径约1寸方形肉块,尤其像牛肩和牛腩等坚韧部位,要煮至柔软入味,通常需要数小时分解胶原蛋白,若肉块大小不一,大块可能偏硬、小块则可能过于干柴。
如果炖煮环境湿润,会更容易掌握炖牛肉的火候,但过小的牛肉块仍可能因为长时间炖煮变得干硬,反之,过大的肉块则需更长时间才能炖至软嫩。
不同的炖牛肉食谱可能根据烹饪时间长短,要求使用较小或较大肉块,如果食谱指定牛肉大小,建议按照食谱处理,但如果想用更嫩的牛肉,可以切得更小一些。
对于长时间炖煮的炖菜来说,1寸肉块大小正合适,毕竟炖牛肉主角就是牛肉本身,确保牛肉品质才能煮出一锅完美料理。

炖煮牛肉所有秘诀,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就是「修剪脂肪与调整牛肉块形」。Image by HANSUAN FABREGAS from Pixabay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