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丹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解开了一个长期困扰医学界的谜团:为什么只有一部分的人会罹患自体免疫疾病「红斑性狼疮」。
SFGATE报导,12日发表在生物医学期刊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新研究报告中,首次揭示了全球最常见的病毒之一如何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该疾病影响着超过 20 万的美国人。
当免疫系统攻击健康细胞时,就会发生狼疮,导致疲劳、脸部皮疹、脱发和器官损伤等多种症状。狼疮的病情轻重不一,从轻微到危及生命都有可能,目前尚无法治愈。
多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知道,一种极为常见的病毒–爱普斯汀-巴尔病毒(EBV,Epstein-Barr virus)–似乎与狼疮有关。这种病毒主要透过唾液等体液传播。大约95%的成年人都感染过EBV,而EBV也是单核细胞增多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一旦感染EBV,它就会潜伏在体内,但在初次感染后很少会引起问题。
史丹佛大学医学教授、免疫学和风湿病学系主任、该研究的主笔罗宾逊博士(Dr. William Robinson)表示,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只有一小部分EBV感染者会发展成狼疮。
为了弄清楚为什么只有部分EBV感染者会患上狼疮,罗宾逊和他的团队以及来自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包括麻省大学医学院、辛辛那提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和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将研究重点放在EBV对一种名为B细胞的免疫细胞的影响上。
B细胞是白血球,其功能是辨识抗原。抗原是外来病原体(例如病毒或细菌)入侵时发出的信号。一旦B细胞辨识出抗原,它们就会释放抗体来对抗入侵者。
B细胞也可以像「广告看板」一样,向其他免疫系统细胞展示目标抗原,从而帮助免疫系统辨识敌人。
虽然有些B细胞会发生自身反应,攻击我们自身的健康组织,但这些自体反应性细胞通常保持惰性。
「我的实验室开发了一种测序技术,使我们能够精确定位这些B细胞,从而对其进行表征,」罗宾逊解释说, 「令我们惊讶的是,我们发现EB病毒会感染导致自体免疫疾病和狼疮的B细胞。 」
研究团队发现,狼疮患者每400个B细胞就有一个感染了EB病毒,而健康人群的感染率则为每1万个B细胞中一个。虽然这种病毒通常处于休眠状态,但它可以促使自身反应性B细胞产生一种名为EBNA2的病毒蛋白,从而激活免疫系统,使其开始攻击健康组织。
被活化的免疫系统会派出B细胞和T细胞来对抗假想的感染,进而引发炎症,损害皮肤、关节、肾脏和其他器官。「它不仅会感染自体反应性B细胞,还会将它们重新编程为活化的B细胞,进而驱动整个自体免疫反应,」罗宾逊解释说。

史丹佛大学医学教授罗宾逊博士领衔报告,破解狼疮的可能起因。(取自med.stanford.edu)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