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华人区地标商圈之一的蒙特利公园市「Atlantic Times Square」,在经历疫情期间的萧条与大洗牌后,近年人气回暖。多家新兴与知名中餐厅陆续进驻,过去冷清的空置店面也几乎全数填补,让这座曾经一度沉寂的商圈再度成为华人社区聚餐、购物与休闲的热门去处。
2023年2月,世报记者曾走访Atlantic Times Square,当时有许多空置店铺。(世报档案照)
2023年疫情对整个南加州零售与餐饮业造成巨大冲击。世报记者当年2月在走访「Atlantic Times Square」时,眼见人潮稀少,整体氛围与2010年代的热闹盛况相比,落差极大。40多间商铺中,仅有20多间仍在营业,几乎一半商家都撑不下去,选择停业或搬离。
商圈走道上,随处可见招租广告。有些店铺门口虽有营业时间表,但大门紧闭;有的店铺已经搬空,甚至在门前留下迁址通知。曾经是华人熟悉的餐饮品牌,包括Curry House、卤味居以及天仁茗茶轻松小站等,都人去楼空。
三年之后,Atlantic Times Square呈现完全不同景象。疫情过后的2025年,这里再度迎来餐饮与零售业新一波成长。透过商圈地图的编号可以发现,目前已有33间店铺进驻,大多数空置店面都已迎来新主人。
走进商圈,除长年屹立不摇的品牌如DAISO、高清眼科中心、黄金阁以及凤城甜品外,还新增不少话题性餐厅。包括主打内蒙古风味的「蒙古馅饼」、人气汉堡店「猛男汉堡」,以及近期大受年轻人喜爱的手摇饮品牌「喜茶」,为商圈注入新鲜活力。
原本的餐厅也历经更替,例如过去的「帅锅香辣蟹」,如今已改头换面成为「Big Way Hot Pot」小火锅店,吸引不少学生与年轻族群聚餐。而更令人期待的是即将开业的新餐馆,例如来自纽约的知名川菜馆「川山甲」、以及主打炭火铜锅的「东镇火锅」,都让喜爱尝鲜的饕客跃跃欲试。
居住在蒙市的资深美食爱好者刘小姐表示,自己长期喜欢打卡各式中餐美食。过去若想品尝这些品牌餐馆,往往得专程开车前往罗兰冈或圣盖博,甚至还得在高峰时段排队,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轻松享用,感到相当惊喜。她笑说:「以前一个周末可能要花上半天时间去别的城市排队吃饭,现在朋友聚餐只要约在Atlantic,停车方便,选择多样,完全是生活品质的提升。」
2025年9月和2023年2月相比,商圈经历大洗牌,新增许多人气餐厅,店铺数量也明显增加。(记者朱敏梓/摄影)除餐饮零售的更迭,Atlantic大道沿线近年也有多家新酒店进驻。包括假日酒店(Holiday Inn & Suites)、万豪旗下的Courtyard by Marriott,皆落户在蒙市核心地段。这些酒店的加入,除了便利外来旅客,也为商圈增添更多人流,进一步带动餐饮与娱乐需求。
Atlantic Times Square能够在疫情之后重新恢复人气,背后少不了市府布局与支持。蒙市长杨安立表示,现届市议会对商业发展非常重视,深知餐饮零售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支撑。为鼓励更多商家进驻,市府在过去一年特别推出政策,为所有新开业店家免除营业执照费用,减轻业者负担。她强调,市府与时代广场的物业管理团队保持紧密合作,不仅协助招商,也会在新商家开幕时举办剪彩仪式,增加曝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
杨安立补充,蒙市的商业气氛正在快速回暖,不仅是Atlantic Times Square,整个城市几乎每周都有新商家开业,带动消费热潮。例如近期在Atlantic Square新登场的知名贝果连锁Einstein Bros. Bagels,每天从早到晚大排长龙。她强调,蒙市非常欢迎各种类型、多元化商家进入。此外,市府也积极推动既有商圈翻新工程,例如丁胖子广场正在进行翻新,希望透过改造提升硬体设施与消费体验。
工作日在Atlantic Times Square的一间餐厅内,几乎座无虚席。(记者朱敏梓/摄影)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